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几个月才会放人

取保候审几个月才会放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810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裁定下来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般都能很快获释。不过,具体啥时候能放出来,得看案情和审批流程,可能要几天,也可能要几周。取保候审是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主要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同时也给不需要被羁押的嫌疑人、被告人一些人身自由保障。
取保候审几个月才会放人

一、取保候审几个月才会放人

取保候审的裁定作出之后,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可很快得到释放,通常最短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然而,具体的释放期限可能会因为案情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的繁琐性而产生变化。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过程得以顺畅进行,同时也为那些无需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变更强制措施申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取保候审程序是如何的

取保候审制度,即所谓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特殊强制措施,旨在确保被刑事追究者不会因逃逸或规避起诉与审判而采取特殊保障机制。

该制度要求被定罪者在没有遭受正式刑拘的情况下,应提出担保人(通常由亲友担任)或缴纳保证金,同时提交相关保护承诺文件,从而确保他们可以随时配合司法部门的调查核实和审理申诉工作。

鉴于该措施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设立,相应的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必须由被定罪者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乃至指定的律师,才能向有关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的请求书;

其次,收到请求书后,公安、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应对此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一旦决定核准取保候审的申请,则需上报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检察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院长进行审核批准,并颁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及《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并且,应督促定罪者提出担保义务人或缴纳保证金以履行保障责任。

最后,取保候审的执行权责归属公安机关,执行过程中会向定罪者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要求其签署确认。

此外,还须告诫通报定罪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循的各项规定。

其中,取保候审最长时间不可超过十二个月。

对于累犯犯罪团伙中的首脑人物、自残自伤避责行为、暴力犯罪情节严重的案件,不允许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一般多久检察院传唤

关于在取保候审阶段,检察院传唤的具体时限并无明确且统一的规定。具体时长往往会受到事例进度状况、证据收集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讲,若事例较为错综复杂,检察院有可能于取保候审之后的一至两月之间进行传唤;然而,若是事例较之相对简单,此类传唤的时间则可能略微延迟。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检察院将依据事例实际需求,依法依规地适时进行传唤。对于已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言,他们必须确保能够随时接受传唤,并在接到传唤通知后,严格按照要求准时抵达指定地点,积极配合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如若未能按时到案,可能会导致其原先所享有的取保候审权利被撤销,甚至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的裁定作出之后,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可很快得到释放,通常最短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然而,具体的释放期限可能会因为案情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的繁琐性而产生变化。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过程得以顺畅进行,同时也为那些无需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保障。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8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裁定作出之后,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可很快得到释放,通常最短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然而,具体的释放期限可能会因为案情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的繁琐性而产生变化。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过程得以顺畅进行,同时也为那些无需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保障。
    2024-09-03 945次阅读
  • 2024.10.08 1837次阅读
  • 344次阅读
  • 取保候审并非代表必定能够获得自由,而仅仅是一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性手段而已。在保释期内,司法机构仍旧将开展持续性的调查工作以确定涉案人员是否有罪以及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犯罪等关键事实。只有当实际情况表明被保释者并无罪责可言或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上极其轻微,以至于无法构成刑事立案标准时,才可能把当事人予以解除取保候审的状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2024-09-03 1050次阅读
  • 2024.09.29 1259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取保候审决定作出后一般24小时内相关人员获释。 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对特定犯罪嫌疑人等采取的手段,让其提供担保等以防止逃脱等。 刑诉法规定,嫌疑人等及其代理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法检公接到申请应3日内决定,不同意要告知并解释原因。
    2024-09-03 1000次阅读
  • 2024.08.15 1213次阅读
  • 34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