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怎么才构成绑架罪既逐

怎么才构成绑架罪既逐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241人看过
导读:在分析绑架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时,通常会觉得只要犯罪嫌疑人出于勒索财物等特定目的,通过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手段,成功地限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那么这个罪行就算既遂了。即便犯罪嫌疑人没能成功勒索到财物,或者没能达成其他犯罪目的,也不会影响对绑架罪既遂的认定。
怎么才构成绑架罪既逐

一、怎么才构成绑架罪既逐

在探讨绑架罪之既遂构成要件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当行为人为勒索财物或其他特定目的而实施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手段,成功地控制并实际限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便可视为该罪行已经完成。

即便行为人所期望的勒索财物等犯罪目的未能如愿实现,亦或是其他犯罪意图未能达成,这都不会对绑架罪既遂的认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怎么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若能满足信用卡诈骗罪必备之四大构成要素,即判定为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譬如说,在侵害对象上针对的是信用卡管理制度以及公共及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两个方面;

在行为方式方面,实施者主要通过虚拟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法,利用信用卡实施欺骗公众或私人财物的行为;

再者,此种犯罪的主体通常是普通公民个体,且他们在主观意愿上表现出明确的故意,同时直接故意与非法占有所涉及的资产的意图是此类犯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需要明确的是,在银行卡诈骗的各类行为中,具体的实施行为不同,犯罪者的主观意识也是多样化的。

举个例子来说,运用伪造的信用卡和已过期无效的信用卡进行欺诈行为时,行为人必须明知这是伪造或过期的卡片,缺乏这样的认识,便不满足此罪的成立条件。

另外,关于透支信用卡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去分辨真假,若有人拥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企图,那无疑是恶意透支,而非善意透支。《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怎么才构成肇事罪判几年

在构成交通肇事罪方面,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触犯了现行法律规定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其次,其行为必须造成了人身伤害严重和财产重大损失状况的发生,两者综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如事故责任的归属情况、人员伤亡程度以及财产损害数额等影响因素均是不可忽视的要素。通常而言,对于造成的不良后果达到上述标准且未表现出负有特殊罪行的人员,应依法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相应的拘役处罚;而如果在交通运输事故发生后表现出明显的逃离现场迹象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犯罪情节出现时,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由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直接导致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那么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例如,如果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导致一人死亡或者三人重伤,并且行为人对这起事故负有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话,那么通常就可以被认定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然而,具体的量刑结果还需要根据每一个事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判断。

在探讨绑架罪之既遂构成要件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当行为人为勒索财物或其他特定目的而实施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手段,成功地控制并实际限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便可视为该罪行已经完成。即便行为人所期望的勒索财物等犯罪目的未能如愿实现,亦或是其他犯罪意图未能达成,这都不会对绑架罪既遂的认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256次阅读
  • 在探讨绑架罪之既遂构成要件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当行为人为勒索财物或其他特定目的而实施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手段,成功地控制并实际限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便可视为该罪行已经完成。即便行为人所期望的勒索财物等犯罪目的未能如愿实现,亦或是其他犯罪意图未能达成,这都不会对绑架罪既遂的认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2024-08-31 1141次阅读
  • 2024.09.24 1570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属于重罪,但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能被考虑取保候审,如病情严重、孕期哺乳期妇女、羁押期满案件未结等。尽管如此,由于绑架罪的严重性,通常不易获得取保候审。最终决定需由司法机关综合评估后作出。
    2024-09-02 1080次阅读
  • 2024.09.28 1926次阅读
  • 428次阅读
  • (一)客体要件绑架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同时又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打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2024-05-13 1235次阅读
  • 2024.09.23 2273次阅读
  • 47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