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立案金额标准是什么
关于合同诈骗案件的立案金额规定,法律明确规定了个人进行诈骗行为,所涉及到的公私财物数额需达到2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而若以单位为实施主体,则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必须以单位的名义展开诈骗活动,并且诈骗所得均应归属单位所有。
此时,若诈骗所得数额位于5万元人民币至20万元人民币之间,则应当予以立案并追究相应责任。
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具体的立案金额标准可能因地域差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九条
〔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在刑法中,对构成合同诈骗罪且已达到既遂状态的罪犯,其刑事责任如下:
初犯者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以附加单独或合并罚款的处罚措施;
如果诈骗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犯罪情节,将面临3年至10年期间的刑罚,同时须缴纳罚金;
而对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罪犯,他们可能会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同时附加罚款、没收财产等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罪犯罪标准怎么认定
对于如何准确地判定合同诈骗罪,其核心要素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关键性特征。这种行为表现形式为当事人根本无心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蓄意制造虚假现象引诱对方签署合同。其次,从客观层面来看,实施了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欺诈行为,例如伪造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夸大自身履约能力、编造担保等。再次,诈骗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是构成犯罪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数额的界定,通常会依据当地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具体事例情况进行判断。除此之外,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一般人或组织机构,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最后,犯罪行为侵害了国家对合同的监管制度以及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的所有权。只有全面考虑并衡量上述各种因素,我们才能够更为精确地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案,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2万及以上可立案。单位诈骗,主管和直接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且所得归单位,数额在5万至20万应立案。但这只是普遍原则,具体立案金额会因地域、经济状况等因素调整。立案金额规定明确了何种情况构成犯罪及追究责任,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情况。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