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怎样才能收监

取保候审怎样才能收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899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如果没有经过批准就出境、离开指定的居所,干扰证人作证,出现新的罪行或证据让情况发生变化不适合取保,或者法院审查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该判实体刑,都可能会被重新收押。要是法院最后裁定应该判实体刑,嫌疑人也会被收押去执行刑罚。
取保候审怎样才能收监

一、取保候审怎样才能收监

在进行取保候审的过程中,倘若犯罪嫌疑人出现下列行为之一,如未获许可擅自离境、离开指定居所区域等,从而破坏了取保候审制度的正常运行;

又或从事其他形式的干扰证人作证活动等;

抑或是在取保候审期间内挖掘出更多与原案相关的新罪行、新证据,导致案件情况发生重大转变,使得继续实施取保候审已不再适宜;

甚至是在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后,确认犯罪事实清晰明确,且证据确凿充分,应当依法判处实体刑罚时,都有可能面临被重新收押的风险。

除此之外,若法院最终裁定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应当依法判处实体刑罚,那么犯罪嫌疑人也将不得不面对被收押并执行刑罚的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取保候审由谁来执行

首先,被关押在看守所中的犯罪嫌疑人员、被告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均可以向有关部门递交取保候审的申请;

其次,相关机构会对申请人讼求的合理性进行深度审查,以确定是否满足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

最后,如果申请方经过审核后符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上级公安机安、检察院或者法院将会按照法律程序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书》与《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同时,他们还须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从而完成整个审批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三、取保候审的案子严重吗怎么办

在法律层面上,被取保候审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所涉事例并非重大或严重。实际上,取保候审仅仅作为一种相对较为缓和的刑事强制手段,相较于羁押来说更为人性化和灵活性,只是一个平衡被追诉者权益与保护公共利益之间关系的执行环节而已。至于某个具体事例究竟严不严重,必须从事实关系出发,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本质特性、具体情节以及对公众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等各种复杂因素后进行严谨权衡和判断。针对那些已进入取保候审程序的人士而言,他们需要严格遵照必需的要求和准则进行自我约束,例如保证随时接受传唤并及时出庭,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我们强烈建议您积极主动地配合司法机构的各项工作,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来了解事例的最新动态,收集有利于维护个人权益的关键证据。律师可以依据事例的具体情况,为当事人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法律咨询和辩护策略,从而尽可能争取到对您最为有利的处理结果。总的来说,在取保候审期间,您务必要高度关注事例的发展进程,切勿掉以轻心,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取保候审中,嫌疑人若未经许可离境、离开指定居所,干扰证人作证,有新罪、新证据使情况变化不宜取保,或法院审查后确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判实体刑,都可能被重新收押。若法院最终裁定应判实体刑,嫌疑人也会被收押执行刑罚。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63次阅读
  • 在中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在等待审判期间的一种强制措施,最长时限为12个月。若在此期间内发现嫌疑人不再承担刑事责任或时限已到,应解除取保候审。然而,如果嫌疑人违反相关规定,如擅自离居或干扰证人,或审判后需服刑,可能会被重新羁押。重新羁押的流程和条件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情况需结合案件分析。
    2024-09-26 900次阅读
  • 2024.09.14 1643次阅读
  • 411次阅读
  • 被执行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其受保期内若出现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比如未能严格遵循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有意躲避对其的调查或者审判以及对整个诉讼程序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况,那么司法机关有权依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对其实施逮捕,并且将其重新收监至监狱中进行关押。至于最终是否会执行收监,必须要根据司法机关对于案情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来进行裁定。
    2024-07-10 1267次阅读
  • 2024.08.15 1213次阅读
  • 374次阅读
  • 在取保候审的机制中,并不代表着必须接受监狱关押。在此阶段内,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严格履行了相关的条件限制,并无新的尤为严重的罪行出现,且案件审理进程中所展现出的相关证据也未触及到需要强制关押的范畴之内,那么当事人便有望摆脱牢狱之灾。然而,实际的狱拘往往是在法院作出最终判决之后,并且当判决明确指出需要执行相应的刑罚之时才会发生。至于究竟是否以及何时进行狱拘,则完全取决于法院对案件的具体分析和判断。
    2024-07-10 1361次阅读
  • 2024.08.25 1466次阅读
  • 338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