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要到什么时候结束

取保候审要到什么时候结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86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是十二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侦查、起诉和审判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并且裁决结果清晰明确,取保候审就会结束。要是十二个月的期限到了,但相关案件还没有妥善解决,那就得解除取保候审,或者改变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要到什么时候结束

一、取保候审要到什么时候结束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

在此期间内,若侦查、起诉及审理各个环节均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清晰明确的裁决结果,取保候审即告终止。

倘若十二个月期限届满之际,相关案件依旧未能妥善解决,则需解除取保候审或相应地调整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之后还要判刑

1、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强制手段之一,而最终是否会面临刑事审判以及相应处罚必须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和裁决。

2、在面对法院对案件作出的确认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判定时,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告人将会受到相应的缓期执行或短期监禁等实质性的刑罚制裁。

另外,当取保候审的监管期限即将结束之时,负责实施监管的机关有义务在该期限到期前的十五天内通知处理相关事务的权力机构,以便后者能够就取消取保候审与否或是更改其他的法律强制措施作出明智的决策。《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的情节有哪些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用取保候审:1. 经审判有可能被处以管制或者拘役甚至数罪并罚者;2. 预期刑期在有期徒刑以上,但采取取保候审手段将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风险者;3. 患有严重疾病且生活无法自理或孕妇及正哺乳中的妇女,经审判后认为采取取保候审手段亦不会对社会产生风险者;4. 在拘留期临近结束,但事例尚未审理完毕,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者。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于有权机构,他们会根据事例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再做出是否准许取保候审的决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其居住地所在的市、县等。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若侦查、起诉及审理各个环节均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清晰明确的裁决结果,取保候审即告终止。倘若十二个月期限届满之际,相关案件依旧未能妥善解决,则需解除取保候审或相应地调整强制措施。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