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盗窃罪能不能取保缓刑

盗窃罪能不能取保缓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448人看过
导读:判断盗窃罪能否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情节较轻,比如财产损失较小、初次犯罪、积极退赃且有悔罪表现等,那么获得取保候审和缓刑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盗窃财物价值较大、多次犯罪或有前科,那么申请取保候审和缓刑的难度就会增加。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盗窃罪能不能取保缓刑

一、盗窃罪能不能取保缓刑

针对盗窃罪能否申请取保候审并适用缓刑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多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总体而言,如果犯罪情节较为轻微,例如盗窃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数值不高、构成犯罪者为初次触法、行为人在案发后积极主动地退回不当所得以及展现出明显的悔悟之意等情况,那么存在获得保释并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然而,若涉及到的盗窃财物价值庞大、犯罪次数较多或者被告人过去曾有过犯罪记录等情况,则申请取保候审并适用缓刑的难度将会相应增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盗窃罪能不能取保候审

需审查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法可能被判处管制拘留、或独立运用附属刑法者;

(二)可能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惩罚,在进行取保候审时不会引发社会危机感的情况;

(三)因身患严重疾病、丧失自我照顾能力,处于怀孕期或是正在抚育自身幼儿阶段的女性,其在进行取保候审时亦不会引发社会危机感;

(四)拒绝羁押期限期满后,案件仍未侦查终结,需要对其实施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盗窃罪能不能撤案处罚

对于盗窃罪事件是否能够撤销并减轻惩罚,需要根据详细情况进行判断。假如盗窃行为的严重程度较为轻微,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将其视为犯罪;或者当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或者经过特赦令被免除了刑事责任等法定条件满足时,都有可能撤销事件。然而,通常情况下,一旦盗窃罪事件被正式立案,想要撤销就变得相当困难。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事件调查过程中主动退还赃物,得到受害人的谅解,或者有自首立功等良好表现,在量刑时这些因素都会被考虑进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撤销事件。总的来说,是否撤销事件需要全面考虑整个事件的情况,然后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做出最终决定。

判断盗窃罪能否取保候审及适用缓刑,要综合多因素。若情节轻微,如财产损失小、初犯、积极退赃和有悔意等,可能获保释和缓刑;但若盗窃财物价值大、多次犯罪或有前科,申请难度就大。总之要依具体情况分析。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69次阅读
  • 判断盗窃罪能否取保候审及适用缓刑,要综合多因素。若情节轻微,如财产损失小、初犯、积极退赃和有悔意等,可能获保释和缓刑;但若盗窃财物价值大、多次犯罪或有前科,申请难度就大。总之要依具体情况分析。
    2024-09-03 1288次阅读
  • 2024.10.18 1999次阅读
  • 3次阅读
  • 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4-05-10 905次阅读
  • 2024.08.08 1652次阅读
  • 61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诉中的强制措施,不决定缓刑。若被告未犯严重罪行且符合缓刑标准,如真心忏悔、积极赔偿,无前科,法院可能考虑缓刑。但缓刑最终决定需基于案件事实审查及法律规定。
    2024-07-10 1473次阅读
  • 2024.09.22 1389次阅读
  • 30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