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保人有什么责任

取保候审保人有什么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7 · 131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期间,担保人得好好监督取保人。要是发现取保人违反法规或协议,比如偷偷离开市、县,信息变更了也不及时通知,传唤也不到案,担保人要是没及时报告,那可要被罚款的。担保人责任重大,得认真履行监督义务,保证取保人遵守规定。
取保候审保人有什么责任

一、取保候审保人有什么责任

在实施取保候审的过程中,担保人承担着对被取保候审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职责。

若发现被取保候审人员存在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取保候审协议的行为,应立即向执行机构报告。

同时,如被取保候审人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发件地所在的市、县,或是其居所、工作单位以及联络方式等信息发生变更却未能在24小时内通知执行机构,或者在接到传唤后未能按时到案,而作为担保人的您未能按照要求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的情况下,将面临相应的罚款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保证人的义务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取保候审开庭前会被收监吗?

关于取保候审与法庭审理之间是否存在收监问题,需要明确指出以下各点:

1.所谓收监措施,通常专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被判定有罪且必须服刑的被告人,由负责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在接获由人民法院签发的关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刑罚执行通知书以及判决文书后,需在一个月内将该罪犯移交至监狱开始执行相应的刑罚。

2.然而,在开庭之前,还未经过审判程序并被判定有罪的被告人均不具备收监的资格。

换言之,只有在确认被告人已经确认为罪犯并且需要服刑的情况下,才会启动收监流程。《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保证交多少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需全方位综合考量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社会危害程度、涉案事件的性质及严重性、可能面临的刑罚轻重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财务状况,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权衡。通常而言,保证金的起始额度设定为人民币1000元。然而,具体的数额并无严格的上限规定。若是涉及到金融犯罪、侵犯财产权益类犯罪或是对财产造成实质损害的其他类型犯罪,则保证金的总额度可参照涉案金额或直接财产损毁额的一至三倍来予以确定。对于其他类型的刑事犯罪事件,则根据个案情况,将保证金额度定于人民币1000元至50,000元之间。最后的保证金数额,将由决定机关依据具体案情来做出裁决和决定。

取保候审中,担保人要有效监督被取保人。若发现其违反法规或协议行为,如擅离市、县,信息变更未及时通知,传唤未按时到案等,担保人未及时报告,将面临罚款。担保人承担重要职责,需认真履行监督义务,确保被取保人遵守规定。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