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去哪立案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道路交通肇事罪通常由犯罪行为实施地点以及犯罪危害结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立案调查。
举例来说,倘若肇事案件的发生位于某个具体区域内,那么身处该地的公安部门便享有案件的管辖权并全面负责该案的立案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地域管辖】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什么
在法律体系中,我们通常认为交通肇事罪并不存在共犯的概念。
原因在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范畴,而过失犯罪在理论上普遍被认为是无法构成共同犯罪的。
然而,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机动车所有者、承包人或乘客等相关人员,故意教唆肇事者逃离现场,导致受害者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不幸身亡,那么这些人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三、交通肇事罪犯罪轻微怎么判
在对交通肇事罪轻度犯罪做出判定时,法官需要全面地衡量各种因素。
通常情况下,倘若犯行程度轻微,没有导致严重的损害后果,并且被告人存在诸如自首、积极赔偿受害者并得到其谅解这样的减轻情节的话,法官有可能判处被告拘留或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适用缓刑。
举例来说,如果事故仅仅导致了轻微的财产损失,受害者的伤势较轻且能够迅速康复,被告人在事件发生之后能够主动报警、坦诚交代罪行,并积极承担赔偿责任,表现出良好的认罪悔过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量刑过程中将会充分考虑到上述情节,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仍然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来决定,这是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决的。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道路交通肇事罪的立案调查通常由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例如,若肇事案件发生在特定区域,当地公安部门则拥有案件管辖权,并负责案件的立案及调查工作。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