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伤害赔偿范围不包括几种

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伤害赔偿范围不包括几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6 · 1525人看过
导读:在处理人身损害赔偿事宜时,一般来说,赔偿范围不包括受害人故意导致自身损害的情况。这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即受害人故意导致自身损害,他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损害完全是由第三方的过失引起的,那么加害者在承担赔偿责任后,仍有权向第三方追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伤害赔偿范围不包括几种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伤害赔偿范围不包括几种

在处理人身损害方面的赔偿事宜时,一般性的伤害赔偿范围并未包含受害人为故意导致自身遭受损害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法律意义上有其明确的解释,即故意导致自身损害的行为无法让他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若损害结果完全由第三方的过失所引发,那么在加害者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他们仍享有向第三方进行追偿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二、人身损害赔偿怎么办

关于人身伤害补偿的相关事宜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协商。

协商是一种建立在双方自愿基础之上的行为,旨在针对人身伤害补偿权利人和义务人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补偿等内容达成共识性协议。

其次是调解。

人民调解制度则是借助调解员的说服力与引导能力,协助当事人在平等、理性的氛围下,以自愿为导向达成调解协议,以解决民间产生的各种纷争的一类活动。

如果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之后,双方当事人觉得有必要将调解结果申请司法确认的话,那么从达成调解协议的那一刻算起到三十日之内都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

而人民法院应在这个期限内尽快对该调解协议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认其有效性。

一旦人民法院依法确认了调解协议的有效,任何一方如有拒绝履行或仅部分履行的情况出现时,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后,若有需要,可采取诉讼手段。

诉讼即个人因生命、健康或身体受到侵害而导致赔偿权利人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财产损失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的一种手段。

一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生效,当事人均须严格遵守并无条件履行。

如有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立即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亦可用审判员移交执行员进行执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三、人身损害赔偿的案子怎么判

人身伤害赔偿诉讼的裁决是基于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法院会深入研究并分析以下因素:侵权方在事件中的过失大小,受害者所遭受的实际受损情况以及当事人双方的财务能力等等。其中,具体的赔偿内容主要涵盖了医疗费用误工损失、持续性照顾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等多个方面。对于受害人一方来说,他们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自己所受到的损害事实及其相关的费用支出。如果在赔偿金额上存在分歧,那么可以向法院提出司法鉴定的请求。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与指导。

在处理人身损害方面的赔偿事宜时,一般性的伤害赔偿范围并未包含受害人为故意导致自身遭受损害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法律意义上有其明确的解释,即故意导致自身损害的行为无法让他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若损害结果完全由第三方的过失所引发,那么在加害者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他们仍享有向第三方进行追偿的权利。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 433次阅读
  • 对于故意伤害案件所涉及到的赔偿事宜,其具体的范围往往涵盖了诸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以及用于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费用等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若导致受害者出现肢体伤残的状况,则还须依法承担支付受害者辅助器械费用及残疾赔偿金的责任;而当伤害行为致使受害人身亡时,犯罪分子亦需承担支付丧葬费以及死亡赔偿金的义务。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害者还有权提出并获得精神损失方面的赔偿要求。
    2024-10-04 1201次阅读
  • 2024.09.29 7023次阅读
  • 428次阅读
  • 关于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一般的构成情况通常包含了以下两个基本成分:即直接损失以及可得利益损失。其中,直接损失主要是指由于违约行为所直接导致的现有资产所有权的降低或丧失,例如:合同正常履行之后原本应当获得的收益因为违约行为而未能实现。至于可得利益损失这部分,主要泛指在合同顺利执行完毕并达到约定效果之后,各方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取得的经济利益,然而却因为违约行为的发生而未能兑现该经济利益的状况。
    2024-09-30 1336次阅读
  • 2024.06.20 6701次阅读
  • 318次阅读
  • 关于违约给付索赔额之范畴,通常并不包含以下情况:首先,由于另一方失信导致之相对方期待利益之中无法确定是否可实现的收益部分;其次,针对因对方其自身行为所引发或者加剧的损失。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在于在法律层面,要求受害方在遭受对方违约行为之时,应当采取适当且合理的措施以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2024-11-28 1424次阅读
  • 2024.02.27 1665次阅读
  • 423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