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申请劳动仲裁几天后会开庭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几天后会开庭仲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6 · 1143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案件开庭日期不是固定的,一般是自仲裁机构收到申诉请求之日起45个自然日内结案。如果仲裁案件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审结,需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并向有关当事人发书面通知,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具体开庭日期则根据仲裁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申请劳动仲裁几天后会开庭仲裁

一、申请劳动仲裁几天后会开庭仲裁

劳动仲裁案件的开庭日期并非必设,往往在仲裁机构收到申诉请求之日起45个自然日内予以完结。倘若仲裁案件因复杂情况无法按时进行审理,应报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允许延期并向有关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然而,这一期限最长不可超过15个自然日。至于具体的开庭日期,则需根据仲裁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及案件自身的复杂性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丢了怎么办

1.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掌握直接证明雇佣关系证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工作证件或工作名牌(如能加盖公章则效果更佳)、银行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带有公司明确标识的服装,乃至从当地税务部门打印并经过公章核准的个人所得税完全缴税情况证明等等。

2.当我们申请劳动仲裁时,立案之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复印材料、涉及的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详细资料。

3、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适用于该法律的仲裁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为以下原因所发生的劳动争议,均应依照本法执行:(1)关于确认劳动关系存在与否的争议;(2)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改变、解除以及终止等方面所引发的争议;(3)关于解雇、辞退员工以及员工个人的辞职及离岗等因素引起的争议;(4)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安全保护事项等方面产生的纠纷;(5)有关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乃至赔偿金等问题所引发的争议;(6)此外,对于因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事件,也应当按照本法进行仲裁解决。”《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三、申请劳动仲裁法院怎么判

劳动仲裁并不直接交由法院进行判决。事实上,劳动仲裁乃是一道必须履行的程序,并普遍由工会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裁决。当参与方对仲裁裁决结果持有异议时,他们有权向法院提出上诉。在法院审判过程中,判决的依据主要涵盖了各方提供的证据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对事实真相的准确认定。法院将对仲裁程序合法性、证据的充足程度、适用法律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诸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员工薪资、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违法行为,并且劳动者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那么法院通常会支持劳动者的合理诉求。然而,倘若劳动者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或违反法律规定,法院则可能会驳回其申诉请求。总而言之,法院的判决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劳动仲裁案件的开庭日期并非必设,往往在仲裁机构收到申诉请求之日起45个自然日内予以完结。若仲裁案件因复杂情况无法按时进行审理,应报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允许延期并向有关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这一期限最长不可超过15个自然日。至于具体的开庭日期,根据仲裁委员会工作计划及案件自身的复杂性来决定。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 471次阅读
  • 在劳动仲裁的审理过程中,并无关于所需天数的硬性规定。一般而言,自当事人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至正式开庭,整个流程大致可在45个自然日内完成。若因案情复杂而需延长审理期限,则最长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然而,实际的开庭日期将依据各地区劳动仲裁机构当前待审案件的数量及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灵活安排和规划。
    2024-09-28 1382次阅读
  • 2024.09.06 8220次阅读
  • 379次阅读
  • 针对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通常应自接受仲裁申请之日起算,在四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完成。然而,若因案件情况较为复杂而需延长审理期限,则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批准,并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进行通知。在此种情形下,延长的期限亦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一般而言,具体的开庭日期将根据各地区仲裁委的工作计划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而有所差异。
    2024-09-29 1500次阅读
  • 2024.09.02 18179次阅读
  • 470次阅读
  • 在我国,劳动仲裁申请的法定有效期限通常设定为一年。此期限自申请人已知或理应知晓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之日算起。然而若遇不可抗力因素或存在其他合理的理由,使得申请人无法在这一年的期限内提起仲裁诉讼时,则该仲裁时效将予以中止。
    2024-09-28 1047次阅读
  • 2024.09.21 26587次阅读
  • 3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