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多久

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6 · 1585人看过
导读:离婚协议无诉讼时效限制,财产异议一年内可诉变。未履行协议,如财产给付、子女抚养,追责无时效。法律保障权益,促诚信履行,维护和谐稳定。离婚虽难,协议须守,共创美好未来。
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多久

一、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多久

在离婚协议事项上,并不涉及到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然而,若在协议离婚之后,有一方对财产分配方面持有异议并希望向法院申请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则该项请求应当在协议离婚之日起一年之内提出。倘若有一方未能按照离婚协议中的约定履行财产给付、子女抚养等相应义务,那么另一方要求其履行这些义务时,将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诉讼请求

二、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关于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性,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法律规定其期限为三年内;

其次,诉讼时效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请求权的实际存在;

(2)对请求权的忽视或延误行使;

(3)上述情形导致的诉讼时效期满。

在这里,请求权被视为诉讼时效的核心,若无此最为基础的权利限定,那么便无法启动和应用诉讼时效这种法律程序;

再者,对于请求权的实际存在,必须与对权利的怠慢行使以及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结束紧密相连。

诉讼时效,准确来说,主要是基于对请求权的ppling限为目的,旨在促使权利人积极地行使权利,同时也是对义务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且达到了一定时间,而在此期间内也未出现任何意外事件使得诉讼时效得以中断或者中止的话,那么诉讼时效就会对这些特定权利造成最直接的约束。

更为具体的,诉讼时效性的完成,是否意味着胜诉权的自动消失呢?对此,其实并非如此。

如果出现了一些因素使得诉讼时效得以周期中断或者中止,那么诉讼时效就还能进行“扩展”。

换句话说,就是当出现中断情况时,诉讼时效将会重新开始计算;

若遇到中止情况时,那么就只需要把中止的那一段时间从整体诉讼时效内扣除即可,随后便可继续进行时效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在离婚协议中所涉及到的财产分配问题上,其法律追诉期通常被看作普通民事诉讼的期限,规定为三年。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有两种特殊情况并不受制于这三年的时效限制:首先,如果在离婚之后,某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签订财产分配协议时存在着欺诈、威胁等不当行为,并希望对该协议进行修改或废除,那么他/她必须在一年内提出申请;其次,若夫妻中有一方故意隐瞒、转移、变卖、破坏、挥霍夫妻共有的财产,或者试图通过伪造共同债务来侵吞另一方的财产,当这一行为被另一方察觉后,请求重新划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自发现之日开始计算。总的来说,对于离婚协议中的相关诉讼时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离婚协议无诉讼时效限,财产异议一年内可诉变。未履行协议,如财产给付、子女抚养,追责无时效。法律保障权益,促诚信履行,维护和谐稳定。离婚虽难,协议须守,共创未来美好。

网站地图

更多#离婚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离婚最新文章

遇到离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