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罪相关法律有哪些规定
所谓职务侵占罪,即指因职务关系而产生的不法分子,利用其自身职务之便,将所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各类组织机构所持有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庞大的犯罪行为。在实际生活中,这类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接侵吞、秘密盗取、欺骗获取,乃至使用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占有单位财物等。
至于对职务侵占罪进行裁定和量刑的标准,则将综合评估其侵占数额的大小、采取的侵占手段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如何定罪量刑的
职务侵占罪属于财盗集团罪的范畴,因为它涉及到了个人未经合法授权,利用其职务之便侵占他人公司、企业或是其他行业机构拥有的财产之行为。
在这种犯罪行为中,犯案者通常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借助自身职务上的优势,秘密占有了本不应归属于他们私有的公司或企业的资产。
对于此类案件,我们将根据嫌疑人所侵占资产的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如何采取惩罚措施。
按照我国《刑法》以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共同制定的相关指示及解释,如果任何个人一旦涉嫌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的财产行为,金额达到了五千至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就应当被视为严重刑事犯罪予以立案追诉。
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罪犯,我们将依据其具体情节,以不同的额度为参照标准,在特定范围内确定处罚起点:
(1)对于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财产数额在十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足一百万元人民币的罪犯,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
(2)对于侵占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足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罪犯,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
(3)而对于侵占数额超过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罪犯,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判决,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会根据罪犯是否存在多次职务侵占的记录、是否曾侵占救灾抢险物资、是否动用职务侵占款去购买毒品等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进而考虑增加判刑力度,以此作为基准刑的参考。《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罪2万元怎么办
就职务侵占案来说,涉案金额高达两万元虽然尚未达到职务侵占罪通常规定的刑事事件立案追诉标准(即六万元人民币或相当数额)。然而,这并不代表涉事人员可以免于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相反,他们很有可能会受到公司内部的纪律处分,例如警告、降职甚至是辞退等严厉措施。与此同时,公司也保留了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涉事人员归还其所侵占的款项,并且还有权要求其对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强烈建议涉事人员能够主动向公司坦诚错误,积极地将所侵占的款项悉数归还,以期获得公司的谅解,从而尽可能地减轻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而对于公司方面来说,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以防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便利,不法分子将公司、企业等组织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行为方式多样,如侵吞、盗取、欺骗或强占。量刑标准依据侵占数额、手段及后果严重程度综合判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