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赔偿标准有哪几项
在处理医疗事故导致的后续治疗费用索赔时,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领域的赔偿标准:首先,由于后续治疗所引发的医疗费用,这其中涵盖了诸如诊疗费、药品费以及住院费等实际发生的开支;其次,后续治疗期间所需支付的护理费用,依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及其所需护理时间来进行衡量;第三,误工损失费方面,参考患者因为患病误工所致的固定收入部分进行计算;最后,为入住医院患者提供的住院伙食补助费也被考虑在内,其具体金额应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椎予以确定。在此需特别指出,具体的赔偿额度必须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合理确认。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二、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赔偿比例是多少
在涉及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赔偿比例的问题上,国家相关法规明确定价为:
医疗事故全责方应当承担百分之百的赔偿金额;
主要责任人应承担百分之六十至九十的赔偿金额;
次要责任人需支付百分之二十至上四十的赔偿金额;
针对于轻度过错,其赔偿金额占全部损失的比例不可超过百分之十。
当然,具体赔偿额度将视医疗事故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的明确规定,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可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完全负责:
指医疗事故所导致的损害结果100%直接源于医疗过失行为;
2.主要责任:
此情况下,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结果多半源于医疗过失行为,其余一些因素则起到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
即医疗事故所引起的损害结果主要源自其他外部因素,仅医疗过失行为起到了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
医疗事故所带来的损害结果几乎全部源自其他外部原因,而医疗过失行为仅仅发挥了微弱的作用。
在此类情形中,赔偿给受害患者的全部经济损失不得突破百分之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三、医疗事故后果是什么
医疗事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以民事责任为视角,医疗机构无疑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中可能涵盖了医疗费用、误工损失补偿、护理费用、残疾赔偿金等多个方面。
在造成患者生命终结的悲情情况下,更是牵涉到丧葬费用以及死亡赔偿金这两大重要项目。
而在行政责任层面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的医护人员采取诸如警告、勒令在限定时间内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许可证等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
至于刑事责任环节,如果相关医务工作者在救治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不负责任行为,以至于致使就诊者失去宝贵的生命或是身体健康遭受重创,那么他们极有可能触犯刑事法律规定,从而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严峻后果。
总而言之,对于医疗事故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必须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具体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何种伤害程度。
处理医疗事故索赔,主要涵盖:后续医疗费(诊疗、药品、住院费)、护理费(按护理人员收入及护理时长计)、误工损失费(基于患者固定收入损失)、住院伙食补助(参照当地公务员出差标准)。具体赔偿需依案情及证据合理确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