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被判12年怎么办

诈骗罪被判12年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5 · 1312人看过
导读:要是因为被欺诈获刑12年,那肯定得先看看判决公不公平,要是有问题,得在规定时间内上诉,争取复核改判。在服刑的时候,得好好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改造,尽量减刑。还有,家人的精神支持也很重要,得一起共度难关。
诈骗罪被判12年怎么办

一、诈骗罪被判12年怎么办

若不幸因欺诈罪名被定以12年刑期,首先需对判决结果进行审慎评估,确保其公正性与合理性。如发现判决存在错误,可在法律规定的时效范围内提出上诉申请,以便通过合法渠道努力争取再次庭审及改判的机会。在服刑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狱方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投入改造工作,为自己争取到减刑的可能。

同时,家人也可在此关键时刻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鼓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二、诈骗罪被判10年能假释吗?

判以刑事诈骗罪行的被告人所应承担的十年刑罚能否得到假释,这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假释运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假释的应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项必要条件:

首先,罪犯必须是被判定负有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之责任的犯罪者;

其次,司法实践中,被判定有期徒刑的罪犯需服满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而被判有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时间应在十三年以上,并需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最终批准才能获得假释机会;

再次,罪犯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积极接受教化改造,并且真实地显示出自身的悔意和转变,不会再存在危害社会安全的可能性;

最后,对于那些已经构成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适用假释制度。

在此基础上,对于被处以终身监禁的重刑罪犯,即使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决过程中,也应明确宣告终身监禁,不得再予以减刑或实施假释。

由此可见,如果罪犯完全符合上述各项条件和要求,便有可能取得假释资格,反之则不允许。《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三、诈骗罪被判十年,能减刑几年

对于减刑幅度的设定,主要依据于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行为表现及进步程度。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犯人,如能恪守监狱管理规范,积极参与教育改造并取得良好效果,或者展现出对错误行为的深刻反省和悔过之意,甚至有立功表现者,均可获得相应的减刑机会。对于有悔改表现的犯人,每次减刑的幅度通常不会超过一年有期徒刑;而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人,每次减刑的幅度则一般不会超过两年有期徒刑。然而,实际能够获得的减刑期限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如罪犯的认罪态度、劳动表现以及遵守监规情况等等。此外,减刑之后的实际执行刑期,无论是判处管制、拘役还是有期徒刑的罪犯,都必须保证其剩余刑期不得低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若因欺诈获刑12年,首要审视判决公正性,如有误,应依法时限内上诉,争取复审改判。服刑期间,严守监规,积极改造,力求减刑。同时,家人的精神支持至关重要,共渡难关。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