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合同诈骗罪金额的立案标准

合同诈骗罪金额的立案标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4 · 1689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合同诈骗罪的侦办通常以涉案金额超过两万元为基准启动司法程序。这个标准旨在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交易,但各省市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立案标准。一旦金额达到标准,就会启动立案调查,并且会一查到底。
合同诈骗罪金额的立案标准

一、合同诈骗罪金额的立案标准

在我国,若要对合同诈骗罪进行司法侦办和定罪量刑,通常以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两万元以上作为衡量基准。一旦犯罪数额触及此红线,便可能引发相应的立案调查程序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鉴于合同诈骗行为有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环境以及公平合理贸易法则,因此实行较高的立案标准是必要的。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各省市自治区在实践过程中,亦可能依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对具体的立案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单位个人量刑

涉及合同诈骗罪的单位犯罪具体量罚标准如下所示:

首先,对于单位本身实行罚款制裁,紧随其后,需要应对直接负责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各个级别的直接责任人,他们将被判处三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且还可能面临单独的罚金惩罚。

其次,如果数额较大,那么处罚力度将增加到三年以上但低于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附加行政性罚款。

而假如程度极其严重,犯罪金额达到天花板级别——即数额特别巨大,那么惩罚力度也会相应提升至十年以上亦或是无期徒刑,以及更深度的罚款或财产没收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数额怎么算

对于合同诈骗罪而言,其所订定的量刑标准在数额上主要有三个档次可供参照:

1. 首先是数额较大的情况,即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尚未达到20万元人民币,而如果是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单位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尚未达到50万元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可能被判处罚金。

2. 其次是数额巨大的情况,即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尚未达到100万元人民币,而如果是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单位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尚未达到200万元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可能被判处罚金。

3. 最后是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即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如果是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单位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损失金额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可能被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还会结合犯罪的具体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以及犯罪者的认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和裁决。

我国合同诈骗罪侦办中,常以涉案金额超两万元为基准启动司法程序。此标准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公平贸易,但各省市可根据当地经济实情灵活调整立案标准。一旦金额达标,即触发立案调查,追责到底。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