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未成年取保候审会留案底吗

未成年取保候审会留案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2 · 2228人看过
导读:未成年取保候审不留案底。如果最后被定罪判刑,犯罪记录会成为前科。不过,咱们国家的法律对涉罪未成年人有特别保护,会对犯罪记录保密,还会延长保密期,尽量减少对他们以后求学、生活的不良影响。
未成年取保候审会留案底吗

一、未成年取保候审会留案底

未成年人在适用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时本身并不会直接留下犯罪记录

然而,如若该未成年人最后经法院审理认定有罪并判处相应刑罚,则其犯罪行为将会记录在案并成为所谓的“前科”。

然而,针对已涉及犯罪的未成年人群体,我国法律制度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条款,通过采取犯罪纪录保密及保密期限延长等具体措施,确保这些未成年人在未来的求学和生活过程中,不会因过去的犯罪记录而承受过多的负面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与查询】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未成年取保候审的意思是什么

"取保候审",即由司法机构责成犯罪嫌疑人提交担保人或者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并签订保证书,以确保其实施行为时不会逃避或阻碍案件调查,以及能够在接收到通知后立即抵达指定地点。这种法律手段主要适用于那些犯罪情节相对轻微,无需进行拘留逮捕,但有必要对他们的人身自由进行一定程度限制的犯罪嫌疑人身上。《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未成年取保后还会被判刑坐牢吗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其本身并不代表着涉案当事人已经成功逃避了法律责任或是必定会面临刑法惩处而失去自由。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罪犯的处理原则是基于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宽或减轻处罚。关于涉事未成年人是否会受到刑事追究并被剥夺人身自由,这完全取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和诉讼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证据链条。若犯罪事实清晰明确,证据确凿有力,并且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已足以构成犯罪,那么他们便有可能面临刑事审判并被判处相应的刑罚。然而,如果涉事未成年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或者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亦或者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有限,那么他们也有可能获得缓刑、管制、单处罚金等较为宽松的刑罚方式。值得强调的是,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资格被撤销,进而被收监执行原定刑罚。总而言之,对于未成年人在取保候审之后是否会被判刑入狱,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不直接留犯罪记录。若定罪判刑,犯罪行为将成“前科”。但我国法律对涉罪未成年人有特别保护,如犯罪纪录保密及延长保密期,以减少对未来求学、生活的不良影响。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58次阅读
  • 取保候审可能留案底。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虽非终局刑事处罚,但相关资料需保存。通常,案件不成立或当事人无罪,记录可封存。但当事人有罪并获刑,取保候审期间记录会作为案件法律程序的一部分继续存在。
    2024-09-14 1489次阅读
  • 2024.08.26 14924次阅读
  • 373次阅读
  • 未成年人偷东西是否有案底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最重是行政拘留20天,只会在公安系统内部查询时存在行为违法记录,但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案底”。如果偷东西的金额符合入刑标准的也可能按犯罪处理,一旦犯罪,所以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会留案底的。
    2024-05-24 1248次阅读
  • 2024.02.26 2693次阅读
  • 397次阅读
  •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刑事法律制度,属于刑事强制手段之一,本身并不会为涉案人员留下案底记录。 然而,在案件经过初步调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以及法院终审判决之后,若涉案人员最终被判定有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则势必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相关的案底记录。 取保候审仅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实施的一种非羁押性质的强制措施。
    2024-09-02 1175次阅读
  • 2024.06.24 23568次阅读
  • 33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