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一般保多久

取保候审一般保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30 · 1291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这一措施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若需要变更信息,也必须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同时,嫌疑人还应根据传唤及时到案,以确保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
取保候审一般保多久

一、取保候审一般保多久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然而,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的市、县区域;倘若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发生任何变化,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立即向执行机关进行报告;

同时,在接到传讯通知时,也需及时到案接受调查询问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到期后一般会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通常会按照以下几种情形予以办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的保障期限最长可达一年,若超出此期限且未经相关申请延期或取消程序,则可视作自动解除了;

其次,如果相关当事人并未收到有关部门关于后续处理的通告,他们有权向公安机关咨询了解有关情况,或者等待进一步的信息。

若经过一段较长时期仍无任何反馈,那么这可能暗示着案件已经撤销;

最后,对于那些处于取保候审状态的犯罪嫌疑人,若基于案件具体进展出现了变化,应立即着手调整其强制措施,或者完全终止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又归案的能否认定自首

在被取保候审期间潜逃之后又主动回来自首的情况下,通常无法被认定为自首行为。自首必须要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主动投案,并且积极地、如实坦白地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而被取保候审显然属于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强制性法律程序,在此期间擅自逃离,无疑违反了应当严格遵循的规定,因此也就缺乏了投案的明显主动性以及自愿性。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具体事例的情况需要我们对被告人回来自首的行为、如实坦白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与考量。若将所有相关因素都纳入考察范围,进而得知被告人在归案后能诚实且全面地陈述犯罪事实,那么在判决量刑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斟酌因素考虑在内,然而,它并不等同于已经达到了自首的认定标准。综上所述,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外出随后再归案的行为,多数情况下不符合构成自首所需的各种要素。

根据我国法律,取保候审最长不超十二个月,是维护社会和谐、保障权益的关键措施。期间,嫌疑人需严守规定,未经批准不离居地,变更信息须24小时内报告执行机关,并应传讯及时到案,确保司法程序顺利进行。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75次阅读
  • 在通常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司法机关会依照案件推进的实际状况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现状进行持续审查。假若他们在此阶段能够严格遵循条例,而案件尚未得到完全审结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后,有可能会面临强制措施的变更;反之,倘若他们在这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那么取保候审的资格就有可能被撤销。
    2024-08-23 1007次阅读
  • 2024.10.13 1878次阅读
  • 456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持续时间原则上不可超出整整十二个月。在这段时长之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待司法机关对该案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审理工作。
    2024-07-10 1447次阅读
  • 2024.09.22 1847次阅读
  • 2247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4-10-16 1328次阅读
  • 2024.02.26 1457次阅读
  • 40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