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股东是否被害人

职务侵占罪股东是否被害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9 · 1941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将单位财产占为己有。股东若因公司财产被工作人员非法侵占而经济受损,可成被害人。比如,高管虚构财报侵占资金致公司盈利下降,影响股东股息,那么股东就会受到侵害。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职务侵占罪股东是否被害人

一、职务侵占罪股东是否被害人

关于职务侵占罪这一范畴,其中的股东身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转化为被害人角色。该犯罪行为通常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机关法人的工作人员,借助于其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未经合法程序擅自将本应属于单位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若被侵占的财产对股东的经济利益产生了直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那么这些股东便可被视为被害人。例如,当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通过虚构财务报表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司资金,从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进一步波及到股东的股息分配等权益时,这些股东便可被视为被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钱还了还要判刑

首先,必须明确指出职务侵占即使全额返还侵占款项依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如若能够积极归还所侵占的财物,通常可以得到适当的轻罚处理。其次,涉及到职务侵占罪行的判定,法定刑期一般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处罚相应的罚金;其第三种定义则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享有职务便利的前提下,非法将本单位的财务据为已有,且数额巨大者。为了完善犯罪嫌疑人犯罪主体资格,我们需要调集其所在的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以及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以此作为证明其职务或身份的关键性证据材料。同时,还须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占有财物的方法和途径,即利用职务便利的证据材料。另外,还应通过查阅财物账目等途径来获取有关犯罪对象及涉案金额的准确信息,然后再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负责做出权威的审计鉴定报告。总体而言,职务侵占即便全额退还犯罪所得,也仍需承受刑事审判,因为该犯罪行为具有即时性特征,而此类型案件又属于公诉范畴,因此一旦发生侵占现象,就已导致严重的不利影响,无论此时是否已经归还财产,均将会面临犯罪定罪及量刑的问题。关于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涉案的具体金额大小。若涉嫌侵占罪数额达较大级别,则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然而在考虑犯罪性质、退赃行为对损害结果的补救程度、退赃数额以及主动程度等多重因素之后,对那些愿意主动退赃或赔偿损失的罪犯,法院将依具体情境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罪累计2万怎么判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新兴的严重犯罪类型,主要涉及到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采取不法手段将本应归属于单位所有的财务据为己有的违法行为。此种行为一旦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构成犯罪。对于此类案件的量刑标准,则需综合考量犯罪发生的事实、性质以及犯罪情节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涉案金额达两万元以上便可被认定为数额较大。通常而言,针对这类犯罪行为,法院可能会做出如下判决:1. 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罚金;2. 若情节特别恶劣,也可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然而,实际的判刑结果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1. 被告人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2. 被告人是否积极主动地退还赃款、弥补损失;3. 犯罪手段及情节的恶劣程度等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会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裁量,以确保所作出的判决既公正又合理。

职务侵占罪中,股东若因公司财产被工作人员非法侵占而经济受损,可成被害人。此罪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将单位财产占为己有。若侵占影响股东经济权益,如高管虚构财报侵占资金致公司盈利下降,影响股东股息,则股东受害。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