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盗窃罪取保候审移交司法所后怎么办

盗窃罪取保候审移交司法所后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9 · 2004人看过
导读:在被批准取保候审后,盗窃罪嫌疑人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须获得执行机构的许可。 需要接受司法所的监管教育,定期报告行踪,保持通讯畅通,积极配合司法工作。 在案件深入调查时,应按通知出席诉讼活动,等待司法机关的进一步指示。
盗窃罪取保候审移交司法所后怎么办

一、盗窃罪取保候审移交司法所后怎么办

对于涉及盗窃罪的案件,在经由司法机关批准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之后,原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严禁私自离开其所在的城市或县行政区域,除非获得执行机构的特别许可。

同时,司法所将在必要时对这些接受取保候审的人员进行强制性的监管与教育辅导。

此类人员还必须遵循定期报告相关事宜的规定。

在此期间,他们有责任积极配合司法所的各项工作,确保通讯渠道的畅通无阻,并按时向司法所报告自身的行踪及活动状况。

若案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或审理,司法机关将会依照法定程序展开行动。

因此,这些被取保候审的人员需耐心等待司法机关的通知,并准时出席相关的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盗窃罪嫌疑人经批准取保候审后,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须获执行机构许可。 接受司法所监管教育,定期报告行踪,保持通讯畅通,配合司法工作。 案件深入调查时,应按通知出席诉讼活动,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指示。

二、盗窃罪取保候审怎么申请

关于涉嫌犯有盗窃罪的申请人,其获取保释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已被拘捕、拘留或扣留的被告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近友需要向实施相关强制性约束措施(如拘留)的执法机构递交保释申请;

然后,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之后,需在七个工作日内给出答案,以决定是否批准保释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盗窃罪取保多久开庭一次

盗窃案被批准取保候审之后,开庭所涉及的具体期限素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这往往取决于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事例的复杂性程度,证人证言与证据搜集状况,以及法院繁忙程度和事例的排期顺序等等。总体而言,自取保候审日期起至开庭的具体日期,可能会跨越数个月乃至一整年的时间跨度。若事例的事实脉络清晰明了,证据确凿充足,那么可能会更快地进入审判阶段;然而,若是事例的复杂程度较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那么所需的时间便会相应地延长。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随时准备接受司法机关的传唤。司法机构将依照法定程序推动事例的进展,以确保公正、迅速地处理事例。

盗窃罪嫌疑人经批准取保候审后,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须获执行机构许可。 接受司法所监管教育,定期报告行踪,保持通讯畅通,配合司法工作。 案件深入调查时,应按通知出席诉讼活动,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指示。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01次阅读
  • 盗窃罪嫌疑人经批准取保候审后,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须获执行机构许可。 接受司法所监管教育,定期报告行踪,保持通讯畅通,配合司法工作。 案件深入调查时,应按通知出席诉讼活动,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指示。
    2024-09-03 927次阅读
  • 2024.09.13 9100次阅读
  • 485次阅读
  • 涉案嫌疑人申请被捕或在看守所内能否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审视多项复杂因素。通常而言,若涉案情节较轻微、待其被释放后不会引发社会危害风险,或是嫌疑人体质欠佳、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甚至是孕妇或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都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然而,对于累犯、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试图通过自残方式逃避调查的犯罪嫌疑人,以及涉及严重暴力行为及其他重罪的犯罪嫌疑人,他们的取保候审申请往往难以得到批准。
    2024-09-05 1059次阅读
  • 2024.09.24 4271次阅读
  • 402次阅读
  • 涉嫌犯有盗窃罪行的人员是有可能被交付至看守所监管的。倘若执法部门经核查判断认为涉案人员曾实施过犯罪行为并且此类行为应当承担应负的刑事责罚,同时犯罪嫌疑人均可能面临过于严重的刑法判决,为了确保其在采取取保候审等非拘禁性措施后仍无法避免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那么他们便会启动对嫌犯的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等更具有约束力的强制手段,一旦进入这一环节,犯罪嫌疑人就可能被移送至看守所进行羁押监管了。
    2024-09-17 1319次阅读
  • 2024.06.06 44368次阅读
  • 4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