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30天14天会释放么

刑事拘留30天14天会释放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7 · 1162人看过
导读: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地方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羁押期限为30天。 但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的第14天是否能被释放,要视案件具体情况和侦查进度来定。 如果公安机关在深入调查中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很轻,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可能在拘留期的第14天被释放。
刑事拘留30天14天会释放么

一、刑事拘留30天14天会释放么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地方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其羁押期限为30天。

然而,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第14天时能否被释放,将视案件实际情况及侦查进度而定。

若公安机关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存在,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抑或是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便有可能在拘留期的第14天获得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拘留的期限】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地方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其羁押期限为30天。 然而,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第14天时能否被释放,将视案件实际情况及侦查进度而定。 若公安机关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存在,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抑或是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便有可能在拘留期的第14天获得释放。

二、刑事拘留15天能保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个人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进行了为期15日之久的刑事拘留,且其具备保释所需的特定法定要求时,政府部门有权依法准予其保释离开看守所。

然而,对于涉及违反相关行政法规的行为导致的15天行政拘留则无法实施保释措施,但当事人可以按照相关程序申请请假。

就为何区别对待二种拘留类型,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之后,若案件仍需进一步调查取证,并且该嫌疑人满足保释的所有法定要求,那么司法机关便有权依法准许其保释。

然而,若是由于违反行政法规而导致的行政拘留,则不存在保释的可能性。

当被处罚者对行政拘留的处罚结果持有异议,在被送往拘留所之前,他/她可以选择提交保证金以暂时避免进入拘留所,等待复议结果出来后再依据复议决定进行相应处理;

此外,他/她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他/她可以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最终由公安机关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另外,若被处罚者存在合法的特殊情况,例如家中或工作单位出现紧急事务,必须由本人亲自处理,此时,被处罚者可以向拘留所申请假期。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处理这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刑事拘留多长可以判刑

刑事拘留作为一种暂时性且强制性的司法行为,其本身并非判定罪犯是否有罪的最终依据。在通常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时效规定为三天,如面临较为特殊的事例,则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延长一至四天。然而,对于那些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以及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而言,拘留期限则可延长至最多三十天。然而,从刑事拘留开始直至最后判决的整个过程中,还需经历公安机关的深入调查、检察院的严格审查起诉以及法院的公正审判等多个环节,因此所需的时间跨度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讲,对于较为简单的事例,可能仅需数个月便能完成审判;而对于复杂的事例,则可能需要长达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此外,事例的性质、证据的搜集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诸多因素也将对审判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判刑所需的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地方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其羁押期限为30天。 然而,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第14天时能否被释放,将视案件实际情况及侦查进度而定。 若公安机关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存在,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抑或是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便有可能在拘留期的第14天获得释放。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1420次阅读
  •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地方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其羁押期限为30天。 然而,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第14天时能否被释放,将视案件实际情况及侦查进度而定。 若公安机关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存在,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抑或是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便有可能在拘留期的第14天获得释放。
    2024-09-06 1481次阅读
  • 2024.10.14 1707次阅读
  • 157次阅读
  • 刑事拘留期限通常10至14日,特殊可延至37日。14日后是否释放依案件情况。若不符合定罪标准或证据不足,公安机关应释放。若案件复杂需侦查可申请逮捕,检察院不批捕也须释放。总之,是否释放要综合案件性质、证据充分性等因素判断。
    2024-11-15 1190次阅读
  • 2024.09.16 1988次阅读
  • 390次阅读
  • 刑事拘留满十四日之后是否得以释放,关键在于案件的实际状况与进展。若在此期间,公安机关成功澄清了案件事实,并认定涉案人员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或者根据现有证据材料判断尚不足以证明其涉嫌犯罪,那么该名嫌疑人便有机会被释放出狱。然而,如果案件情况错综复杂、仍需深入调查,同时又存在确切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已触犯刑法,那么公安机关便可能向检察机关提交逮捕申请,经过审批程序便可对其予以羁押。
    2024-09-17 945次阅读
  • 2024.08.29 1415次阅读
  • 340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