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最快多久取保

取保候审最快多久取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7 · 141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限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公检法收到申请后,要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不过,实际决策时间可能因案件情况而异。 《刑事诉讼法》规定,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辩护人。申请提交后,相关机构得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的要说明理由。
取保候审最快多久取保

一、取保候审最快多久取保

关于取保候审的审批所需时限,目前并未有明文规定其最短期限。

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接收到相关申请后,应于三个工作日内就是否准予通过予以回复。

做出此类决定的主体机构收到申请后,原则上应在法定的最长期限内完成决策过程。

此种决策过程的具体耗时将主要取决于待处理案件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的证据状况等多重因素。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均享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收到上述申请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相应决定;

若对变更强制措施持反对意见,则应向申请人进行告知,同时详细阐述不予批准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变更强制措施申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关于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限,法律没有规定最短期限。 通常,公检法机构在接收到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应给予答复。 决策的具体耗时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证据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主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 当申请提交后,相关机构需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如反对变更,则须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二、取保候审满一年能出省吗

取保候审期满一年后是可以离开所属省市的地域范围的。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在对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时,其最长等待期不能超越十二个月;

监视居住的最长执行期限则为六个月。

在这段时间内,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不能有任何的间断和停滞。

当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是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到达法定最长年限后,应立即解除相关的强制措施,并向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人员及其相关单位发布解禁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满一年没处理怎么办

原则上,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为一年。当这一期限届满,并且尚未对此作出相应处理的时候,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有权利向执行机关申请终止取保候审。通常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着相关事例仍然处于侦查阶段但是所收集到的证据并不足以定罪,或者是事例已经移交至检察机关但是审查起诉工作尚未完成等多种可能性。在这个时候,您作为当事人,有权要求办案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答复。如果办案机关既没有对此做出处理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您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反映相关情况,请求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监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请放心,法律会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您无需过度忧虑,只需积极地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即可。

关于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限,法律没有规定最短期限。 通常,公检法机构在接收到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应给予答复。 决策的具体耗时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证据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主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 当申请提交后,相关机构需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如反对变更,则须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68次阅读
  • 取保候审申请时限法律未明文规定。通常,符合条件者申请后,公安或检察院应在24小时内裁定。依据《刑诉法》,被拘留、逮捕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等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时间无硬性规定,符合条件即可申请。
    2024-07-10 1235次阅读
  • 2024.07.01 1560次阅读
  • 376次阅读
  • 关于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限,法律没有规定最短期限。 通常,公检法机构在接收到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应给予答复。 决策的具体耗时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证据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主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 当申请提交后,相关机构需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如反对变更,则须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2024-09-02 922次阅读
  • 2024.09.28 1281次阅读
  • 342次阅读
  • 法律上,取保候审为关键程序,为加速其进程,需明确遵循相关规定与流程。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合法代表、亲属、辩护律师均可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申请时,需提交正式书面材料,详尽说明申请理由,以确保程序合规、高效进行。
    2024-09-02 1013次阅读
  • 2024.07.22 2053次阅读
  • 46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