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挪用资金罪受到什么处罚

挪用资金罪受到什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6 · 1692人看过
导读:挪用资金罪,就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人利用职权,私自动用公款,或者把公款借给别人,数额较大、超期不还,或者虽未超期但用于盈利或非法活动。 对于这个罪行的处罚,得看情节严重程度,一般就是判个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要是数额巨大,或者没还完,那可能得坐三到十年牢。 这个罪会严重损害单位的利益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所以得依法严惩。
挪用资金罪受到什么处罚

一、挪用资金罪受到什么处罚

挪用资金罪,是指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利用其职权范围内的机会,擅自将本单位的款项用于私人用途或借予他人,且数额较大,超过了法定的三个月还款期限,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是数额较大并用于盈利性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

关于对挪用资金罪的惩治措施,需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若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数额较大且未能如数偿还,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权,擅自将公款用于私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期未还,或虽未超期但用于盈利或非法活动。 惩治措施视情节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未还清,则可能面临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该罪行严重损害了单位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应依法予以打击和惩治。

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是谁

该等罪行的犯罪主体属于特定类别,即仅限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

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三类具备不同身份地位的自然人:

首先,是在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监事职务的人士;

其次,是这些公司内部除了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普通员工。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董事、监事和员工都必须排除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可能性。

最后,还包括了那些在上述企业之外的企业或其他单位任职的员工,这其中既包括集体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员工,也涵盖了在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员工,以及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负责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然而,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则无法成为本罪的主体,他们只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挪用资金罪河北省量刑标准最新

关于挪用资金罪在河北省内的量刑标准,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若犯罪嫌疑人擅自将单位资金用于从事违法活动,其涉案金额达到六万元人民币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的情节;倘若挪用单位资金进行盈利性活动或逾期三个月以上仍未能归还,涉案金额达到了十万元人民币则构成了“数额较大”的判罚标准。对于达到上述数额标准的行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如果是挪用人故意在数额上夸大事实,或者即便已被公安部门追回部分资金,仍存在剩余款项未能归还给原单位的现象,此类行为就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的程度,会面临着至少三年以上但最高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在实际量刑过程中,办案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涉案金额、资金用途、还付情形、造成的损失及当事人认罪悔过的表现等关键要素,以确保法律公正和准确的适用。至于具体的量刑幅度,仍须根据事件的实际状况,交由司法机构依照现行法规裁定处理。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权,擅自将公款用于私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期未还,或虽未超期但用于盈利或非法活动。 惩治措施视情节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未还清,则可能面临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该罪行严重损害了单位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应依法予以打击和惩治。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