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会有限期办理吗

取保候审会有限期办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6 · 1937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对那些没有被逮捕或者需要改变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保证他们自由和安全的前提下,要求他们找一个担保人或者交一笔保证金,同时出具保证书,承诺随传随到、出庭,暂时不逮捕或者解除羁押。
取保候审会有限期办理吗

一、取保候审会有限期办理吗

所谓“取保候审”乃是特定情形下实施的法律程序之一。

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包括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内的司法机关对于尚未被逮捕或已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但需要变更措施以继续进行后续刑侦、检察起诉与审判过程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保障其人身自由安全的前提下,依法要求他们寻找合适的担保人或者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且通过出具相应保证书来确保其能随时接受传唤并按时出席庭审活动,同时也不对其实施逮捕,或者暂时解除对其的逮捕及羁押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对未逮捕或需变更措施的嫌疑人、被告人,在保障其自由安全下,要求找担保人或缴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随传随到、出庭,暂不逮捕或解除羁押的法律程序。

二、取保候审后可以不可以开车去异地

在获准取保候审之后,您有权利驾车前往异地,但请注意事先得到执行机关的许可哦。

法律明文规定,在这段时期内,未经执行机关允许,您不得擅离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所在的市、县。

若是住址或工作单位有所变更,务必于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汇报,待获得批准后方能离开原住址和工作单位。

切勿私自行动,以免违反相关法规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三、取保候审后还有委托律师

当事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适用了取保候审之后,交给律师代为处理仍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非新年结束的标志——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阶段,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环节等待律师的参与和协助。首先,律师具备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深入了解事件细枝末节的能力,以便于向当事人提供详细且专业的法律论述和策略指导。继续来看,律师能够与负责事件的司法机构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获取事件的最新动态,从而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利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最后,在审查起诉以及审判等关键阶段,律师有机会通过查阅相关卷宗材料来全面了解证据的具体情况,进而为当事人提供有力的辩护,以期获得更为有利的诉讼结果。总的来说,在取保候审之后委托律师代理,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因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对未逮捕或需变更措施的嫌疑人、被告人,在保障其自由安全下,要求找担保人或缴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随传随到、出庭,暂不逮捕或解除羁押的法律程序。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48次阅读
  • 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被取保候审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若在取保候审期限内,案件得以顺利解决,则取保候审将自动终止。然而,如若期限届满时,案件尚未审结完毕,则有可能需要变更强制措施以保障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2024-09-03 1048次阅读
  • 2024.09.20 2336次阅读
  • 5次阅读
  • 取保候审有期限限制,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自决定之日起计算。期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需遵守规定,如定期报告行踪,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监管部门会告知期限,确保程序合法。犯罪嫌疑人应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确保案件顺利进行。
    2024-07-10 1352次阅读
  • 2024.10.14 1470次阅读
  • 403次阅读
  • 当取保候审期限宣告结束之际,针对每一个案件的实际状况,司法部门必将做出相对应的处置措施。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内,执法机构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案件的侦察任务,且案件的相关事实清晰明确,证据确凿有力,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将此案提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和起诉。 然而,若案件的侦查工作尚处于未完成阶段,而此时取保候审期限已然期满,那么执法机构便必须解除对当事人的取保候审措施。
    2024-09-02 858次阅读
  • 2024.09.27 1625次阅读
  • 46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