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累犯取保候审后会怎样

累犯取保候审后会怎样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6 · 1819人看过
导读:累犯通常难以获得取保候审的资格,即便获批,司法机关也会加强审查。 累犯的再犯行为表明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和再次犯罪的风险。 在取保候审期间,累犯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如随传随到,否则将取消取保候审。 法院在量刑时往往对累犯从重处罚,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秩序。
累犯取保候审后会怎样

一、累犯取保候审后会怎样

对于累犯而言,普遍情况下并不满足取保候审的申请资格。

即便成功获得了取保候审的许可,其后司法机关仍将对此类案件展开更为严谨的审查与处置流程。

累犯再度触犯法律,这无疑揭示出他们所具备的高度社会危害性以及再犯风险。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例如保证能够随时接受传唤等。

若有任何违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取保候审的撤销。

针对累犯,法院在量刑审判上通常会采取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累犯通常不具备取保候审资格,即便获准,司法机关将加强审查。 其再犯行为彰显高社会危害性与再犯风险。 取保期间,累犯须严格遵守规定,如随传随到,违规则取消取保。 法院在量刑时对累犯倾向重罚,以维护法律威严与社会秩序。

二、累犯取保候审了可以判缓刑

1.对于累犯情形,法律明文禁止给予其缓期执行刑罚的机会,即便是申请了取保候审也同样不能够获得缓刑判决;

2.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规定,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无权享受缓刑的优待。

换而言之,累犯必须接受更加严厉的处罚,不可有缓刑或假释的考虑之余地;

3.累犯这一术语是指,曾因触犯法律而遭受过一定程度的刑事惩罚,且在该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是得到赦免之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再次出现违反类似法律条文,进而被判处新的刑罚的违法者。

关于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与相应的商家进行和解谈判,此举不仅最为直观简洁,而且也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一个方法。

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使用过程中遭到了侵犯,他们应立即寻找消费场所的相关负责人,陈述自身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以及所面临的损失,同时提出相应的理赔诉求。

在自愿的前提下,双方可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和解协定,从而化解矛盾争端;

第二种常见的维权方式就是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调停。

当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亦可选择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申诉来解决问题。

举报书应当采取书面撰写的形式,全面详实地阐述投诉人的个人信息、详细地址、邮政编码,以及遭投诉方的详细信息、公司地址、受损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明确表达出自身的要求。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未经消费者协会的同意,不要投递票证、单据或实物,以免失窃造成更大的麻烦。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投诉;

根据与商家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请求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来寻求法律保护。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累犯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

累犯人士通常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面临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带来的社会危险性较大。关于判决问题,累犯乃是法定的加重处罚情节。在进行量刑时,法院需要充分权衡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累犯的因素等多个维度。特别针对故意犯罪的累犯而言,相较于初次犯罪者,其量刑将会更为严苛。然而,具体的判刑处理仍需依据特定罪名犯罪事实进行裁定。以盗窃罪为例,累犯有可能在法定刑期范围内被判处较高的刑罚。总的来说,累犯在司法实践中将承受更为严厉的惩罚。

累犯通常不具备取保候审资格,即便获准,司法机关将加强审查。 其再犯行为彰显高社会危害性与再犯风险。 取保期间,累犯须严格遵守规定,如随传随到,违规则取消取保。 法院在量刑时对累犯倾向重罚,以维护法律威严与社会秩序。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75次阅读
  • 累犯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与一般犯罪嫌疑人相似,需满足不危害社会、可能受轻刑或附加刑、健康状况特殊等条件。司法机关有权决定是否批准。然而,由于累犯再犯罪风险高,实践中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相对较少。简言之,累犯取保难度较大,需经司法机关严格审查。
    2024-09-26 1126次阅读
  • 2024.09.27 1671次阅读
  • 389次阅读
  • 根据法律规定,累犯一般是不得取保候审的,但是,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情形是可以取保候审。
    2024-09-19 946次阅读
  • 2024.07.02 1912次阅读
  • 12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符合管制、拘役或附加刑条件的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但累犯因其前科性质,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社会风险。尽管如此,若累犯案件满足取保候审条件且不构成社会危害,理论上亦可申请取保。实践中,法院和检察院会基于案件细节和裁量权,谨慎评估累犯取保候审的可行性。
    2024-09-04 998次阅读
  • 2024.08.17 1144次阅读
  • 49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