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15天放人的标准是多少

刑事拘留15天放人的标准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5 · 1897人看过
导读:刑事拘留15天放人时间,主要得看公安查案后,这人的行为有没有犯罪,证据够不够。如果15天内查清楚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不算犯罪;或者过了诉讼时效;或者国家特赦了;或者这是告诉才处理的罪,但没人报案或已撤诉;或者嫌疑人已经去世;或者其他依法不追究的情况,那这人就得被放出来。
刑事拘留15天放人的标准是多少

一、刑事拘留15天放人的标准是多少

对于“刑事拘留15天”的犯罪嫌疑人需要何时释放,这主要取决于公安机关在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判断其是否属于犯罪行为犯罪证据是否充足。假如经过为期15天的时间,公安部门发现该案件的本质特征是情节轻微而且危害度不大,不至于被视为犯罪的;或者如果犯罪事件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又或者在公布了特赦令之后对其所定的刑罚予以豁免;再者,如果该犯罪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畴,但并未有人提出控告或者撤回控告;或者犯罪嫌疑人已经离世;亦或是其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那么,这些被拘留的人员都应该得到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拘留15天”的嫌疑人释放时间,取决于公安调查后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证据是否充足。若15天内调查表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或已过诉讼时效;或特赦令豁免刑罚;或属告诉才处理的罪行但无人控告或已撤回;或嫌疑人已去世;或其他依法不追责情形,则拘留人员应被释放。

二、刑事拘留期限一般是多久

针对受到刑事拘留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构在确信有必要对此类人员进行逮捕时,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检察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请求批准逮捕

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此项申请还可适当延期1至4天。

针对流串作案、反复作案和团伙作案等性质较为严重的犯罪疑犯,其拘役期则可延长至30天。

而在收到公安部门提交的逮捕申请之后,检察机关需在七个工作日之内,对是否批准逮捕做出最终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刑事拘留期间律师援助怎么办

在犯罪嫌疑人身处于刑事拘留期间内,他们享有获取律师协助的法定权利。嫌疑人本人或其亲属皆可自主选择聘请律师,或者向司法部门申请法律援助。若选择自主聘请律师,应当尽早与专业律师取得联系,向其详尽地阐述事件的具体情况。在接收到委托之后,律师有权会见嫌疑人,深入了解案情,为嫌疑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以及法律支持,并且有资格向侦查机关提交法律建议。如欲申请法律援助,则需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递交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者,便能享受到免费的律师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律师在会见嫌疑人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对侦查工作造成任何干扰。此外,律师将会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法律规定,竭力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至最大化。

“刑事拘留15天”的嫌疑人释放时间,取决于公安调查后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证据是否充足。若15天内调查表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或已过诉讼时效;或特赦令豁免刑罚;或属告诉才处理的罪行但无人控告或已撤回;或嫌疑人已去世;或其他依法不追责情形,则拘留人员应被释放。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