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累犯取保候审后能缓刑吗

累犯取保候审后能缓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4 · 1157人看过
导读:累犯罪犯取保候审后,很难获得缓刑,因为他们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罪的可能性较高,违反了缓刑“无再犯之虞”的原则。缓刑的适用非常严格,需要综合考虑罪行、悔罪等因素。对于累犯,法律往往倾向于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以确保社会的安全。
累犯取保候审后能缓刑吗

一、累犯取保候审后能缓刑

对于曾被定为累犯身份的罪犯,在接受取保候审之后,通常无法获得缓刑的宽大处理。累犯的存在,往往意味着犯罪者具备较高的人身危险性以及再次犯罪的潜在可能,这与缓刑制度所要求的“不再有犯罪之虞”的基本条件相悖。因此,缓刑的适用标准相对严谨,需要对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犯罪者的悔过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在对待累犯问题上,法条往往会设定更为严峻的惩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累犯罪犯在取保候审后,通常难获缓刑,因其高人身危险性及再犯可能,违背缓刑“无再犯之虞”原则。缓刑适用严格,需综合考量罪行、悔过等因素。针对累犯,法律倾向于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以确保社会安全。

二、累犯取保候审了可以判缓刑

1.对于累犯情形,法律明文禁止给予其缓期执行刑罚的机会,即便是申请了取保候审也同样不能够获得缓刑判决;

2.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规定,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无权享受缓刑的优待。

换而言之,累犯必须接受更加严厉的处罚,不可有缓刑或假释的考虑之余地;

3.累犯这一术语是指,曾因触犯法律而遭受过一定程度的刑事惩罚,且在该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是得到赦免之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再次出现违反类似法律条文,进而被判处新的刑罚的违法者。

关于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与相应的商家进行和解谈判,此举不仅最为直观简洁,而且也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一个方法。

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使用过程中遭到了侵犯,他们应立即寻找消费场所的相关负责人,陈述自身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以及所面临的损失,同时提出相应的理赔诉求。

在自愿的前提下,双方可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和解协定,从而化解矛盾争端;

第二种常见的维权方式就是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调停。

当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亦可选择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申诉来解决问题。

举报书应当采取书面撰写的形式,全面详实地阐述投诉人的个人信息、详细地址、邮政编码,以及遭投诉方的详细信息、公司地址、受损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明确表达出自身的要求。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未经消费者协会的同意,不要投递票证、单据或实物,以免失窃造成更大的麻烦。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投诉;

根据与商家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请求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来寻求法律保护。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累犯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

累犯人士通常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面临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带来的社会危险性较大。关于判决问题,累犯乃是法定的加重处罚情节。在进行量刑时,法院需要充分权衡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累犯的因素等多个维度。特别针对故意犯罪的累犯而言,相较于初次犯罪者,其量刑将会更为严苛。然而,具体的判刑处理仍需依据特定罪名犯罪事实进行裁定。以盗窃罪为例,累犯有可能在法定刑期范围内被判处较高的刑罚。总的来说,累犯在司法实践中将承受更为严厉的惩罚。

累犯罪犯在取保候审后,通常难获缓刑,因其高人身危险性及再犯可能,违背缓刑“无再犯之虞”原则。缓刑适用严格,需综合考量罪行、悔过等因素。针对累犯,法律倾向于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以确保社会安全。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24次阅读
  • 在司法实践中,累犯申请取保候审的难度较大,这是因为累犯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被宣告缓刑。 倘若累犯再次犯罪,则暗示着他们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倾向较高,以至于无法满足缓刑的适用前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之规定:“对累犯以及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依法不适用缓刑。 ”因此,累犯在多种情境下普遍难以获取取保候审的机会,同时也无法被判定为缓刑。
    2024-09-02 1439次阅读
  • 2024.09.17 2724次阅读
  • 322次阅读
  • 在通常情况下,累犯在经过取保候审程序之后获得缓刑判决的概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累犯往往意味着犯罪者具备较高的人身危险性以及再次犯罪的潜在可能。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针对累犯的处理方式通常较为严格,因此缓刑的适用并不普遍。
    2024-08-24 981次阅读
  • 2024.10.24 1419次阅读
  • 380次阅读
  •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累犯因其高风险性和恶劣的主观恶性,通常不被允许取保候审或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法律规定对此类犯罪分子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以保障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虽然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最终判决,但累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增加了其社会危险性,因此法律对其缓刑适用设定了严格限制。
    2024-09-02 1299次阅读
  • 2024.10.08 1451次阅读
  • 4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