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后写的协议有效吗

取保候审后写的协议有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4 · 1665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制度下的协议效力,必须得深挖。这协议得是双方自愿签的,得是真实的意愿,还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签协议的人也得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如果协议里有违法的条款,或者是被强迫、被骗着签的,可能就不会被法律承认,就会被看成是“非法”的。所以,要想评估协议的效力,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的因素呢。
取保候审后写的协议有效吗

一、取保候审后写的协议有效吗

取保候审制度实施之后所签署的相关协议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效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个协议只有当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表达了真挚的意思意愿,且未触及到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则,并且协议的签署者享有完整且符合要求的民事行为能力,才能够被赋予合法有效的地位。

然而,若协议内容中的条款牵涉到违法犯罪活动,亦或在受到威逼威胁、欺骗欺瞒等不良状况影响之下所缔结的协议,很有可能无法获得法律的认可,即所谓的“非法”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取保候审制度下的协议效力,需深究。其合法性基于自愿、真实意愿表达,未违法律强制规定,且签署者具完备民事行为能力。但涉及违法条款或受胁迫、欺骗签订的协议,或难获法律承认,视为“非法”。因此,评估其效力需综合考虑多重因素。

二、取保候审后案件会撤销吗

在取保候审之后,若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案件都将被撤销:

首先,如果该行为情节明显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小,公权机关可能会判断该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其次,如果犯罪行为构成的刑期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限,那么对此类犯罪也将不予追究;

再者,根据国家发布的特赦令,部分犯罪分子可以得到豁免刑罚的待遇;

同时,若某些犯罪行为依据刑法仅需受害方提起诉讼,但若未得到举报或撤回诉讼请求,此类犯罪也将不再被追究;

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身亡,那么此案也将自动终止审理。

此外,还有其他法律条款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豁免。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取保候审后取得谅解书怎么处理

获释等待审判时期内获得受害人书面原谅信函,无疑为该事例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有力支持。具体而言,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作为法庭审判时量刑从轻考虑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践过程中,当您成功获取到受害人的谅解书之后,应当立即将其递交给相关办理事例机构,并且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接下来的诉讼程序之中。根据实际经验,如果事例尚处于调查阶段,这有可能加强公安机关对于侵犯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的准确把握,从而影响到事例是否需要继续深入调查以及之后的处理结论。如果事例已经提交给了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那么检察院将会全面考虑整个事例的所有情况,包括您所获得的谅解书在内,以此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以及提出怎样的量刑建议。总的来说,在获释等待审判时期内获得受害人书面原谅信函,您应该依法依规地向相关办理事例机构反映情况,以期能够争取到更为有利的事例处理结果。

取保候审制度下的协议效力,需深究。其合法性基于自愿、真实意愿表达,未违法律强制规定,且签署者具完备民事行为能力。但涉及违法条款或受胁迫、欺骗签订的协议,或难获法律承认,视为“非法”。因此,评估其效力需综合考虑多重因素。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