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要例行传讯吗

取保候审要例行传讯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3 · 1453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会定期传唤相关人员,以推进案件办理、掌握被取保者的状况以及验证证据。被取保者需要遵守相关规范,随时应召,以便公安机关掌握案情动态,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司法机关获取资料,为公正裁决提供支持。
取保候审要例行传讯吗

一、取保候审要例行传讯吗

在实施取保候审措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传唤。此举的目的在于确保案件得以顺畅地推进,深入了解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之人的状况,以及验证相关的证据材料。在此期间内,被取保候审者有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做到随时听候传唤,以方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案件的动态,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司法机构获取信息资料,为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提供有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取保候审期间,定期传唤相关人员旨在推进案件、掌握被取保者状况及验证证据。被取保者须守规范,随时应召,便于部门掌握案情动态,保障其权益,助司法机构获取资料,为公正裁决提供支撑。

二、取保候审是缓刑

取保候审乃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之一。

若选择采纳保证金机制来进行取保候审,被保释者需按照要求缴纳相应数额的保证金。

然而,若当事人选择由保证人提供担保,则无需另行缴纳保证金。

取保候审模式是司法部门对未决罪犯采取的一种暂时性的拘留措施,旨在为应予审理的嫌犯提供非监禁式的关押条件,而对具有严重疾病、正值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施加此项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取保候审律师额外收费合法吗

关于取保候审律师额外收取费用是否合法性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案情予以判断。通常而言,律师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其酬劳应当依照双方事先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所规定的事项来确定。假如在合同内已经明确地约定了服务内容以及相应的收费标准,并且取保候审的相关工作超越了原有的约定范畴,那么律师额外收取费用的行为或许可以被视为合法。然而,如果合同已经包含了取保候审的所有工作内容,那么律师再次额外收取费用就显得不合规。另外,律师在收取费用方面必须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遵循公开、公正、自愿、有偿及诚实守信等基本原则。倘若您对于律师的收费方式存在疑虑,我们建议您首先与该律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以明确收费的依据和标准。如若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解答,您还可以向当地的律师协会提出投诉。

取保候审期间,定期传唤相关人员旨在推进案件、掌握被取保者状况及验证证据。被取保者须守规范,随时应召,便于部门掌握案情动态,保障其权益,助司法机构获取资料,为公正裁决提供支撑。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84次阅读
  • 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期间,根据相应程序和要求,通常需进行定期传唤。 此举旨在确保被采取该措施之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以及对案件的最新动态有实时掌握。 而传唤被取保候审人则是执法机构依法履行其权力的体现。 为此,被取保候审人员须时刻准备接受传唤,如无法准时抵达传唤现场,恐将面临解除取保候审的风险与后果。
    2024-09-03 1070次阅读
  • 2024.10.21 1498次阅读
  • 357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均为12个月,期间不得中断案件调查、起诉和审判。若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解除限制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和机构。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取保候审期间是否需传唤采访,但实践中,取保候审对象通常需遵守包括接受传唤在内的规定,以保证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因此,取保候审期间一般需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传唤采访。
    2024-06-28 1441次阅读
  • 2024.09.30 1383次阅读
  • 14694次阅读
  • 在案件提起取保候审之后,传唤通常是由执行机关负责实施的。 执行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及人民法院等多个机构单位。 在此期间内,执行机关享有独立的裁量权,可依照案件的具体情况,随时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传唤。 被传唤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义务按期到达指定场所接受讯问。
    2024-09-02 1135次阅读
  • 2024.07.04 1441次阅读
  • 44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