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一定要亲人吗

取保候审一定要亲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3 · 1957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担保人可不限于亲属,只要是亲朋好友,或者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不过担保人要没有案件关联,有经济实力,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没有受限,有稳定的居所和收入。还要确保被取保候审的人能够遵守规定,比如出庭等,非亲属也可以担任这个担保人。
取保候审一定要亲人吗

一、取保候审一定要亲人吗

关于取保候审的保障措施不一定必须要求亲属担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申请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即犯罪嫌疑人或是被告人)的亲朋好友也同样具备成为担保人的资质,此外,还有一些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士亦可担任此角色。

然而,这些担保人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他们应与案件本身没有任何关联性;

其次,他们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起保证责任

再次,他们应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任何限制;

最后,他们还应当拥有稳定的居所及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实际的司法操作过程中,只要能确保被申请取保候审的当事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按时出庭等,那么即使不是亲属关系,也同样可以担任担保人的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保证人的条件】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不限于亲属,亲朋及符合条件者均可。需无案件关联、具经济实力、享政治权利、自由未受限、有稳定居所及收入。确保被取保人守规,如出庭等,非亲属亦可担此任。

二、取保候审费用会退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如下,倘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并没有在其取保候审期间触犯了该法典中的第七十一条任何一款,待取保候审程序终结之后,便可凭借强制取保候审的解冻手续或者与此相关的法律文件前往指定的银行申请领取所缴纳的保证金

取保候审作为相关执法机构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暂时性羁押措施的替代方式,只有当被羁押者患有重大疾病,亦或是正在怀孕期间身怀六甲的女性,以及需要用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母亲,或者他们因为犯罪情节轻微而具备取保候审条件的时候,才能够被采纳采用这一法律举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二)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三、取保候审费没钱怎么办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均可申请办理取保候审手续。然而,取保候审的担保金必须一次性支付完毕。倘若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作为保证金,当事人似乎可以选择寻找合适的保证人以代为保证。这里,保证人则须符合以下多重要求:首先,保证人必须与其涉案事件毫无瓜葛;其次,保证人应当具备履行保证义务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权利;再次,保证人的人身自由尚未遭受任何约束或拘禁;最后,保证人应当拥有稳定且固定的居住地以及固定的收入来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即保证金形式或是保证人形式,其核心目标皆在于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如若违反相关规定,保证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保证金亦有可能面临被依法没收的风险。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不限于亲属,亲朋及符合条件者均可。需无案件关联、具经济实力、享政治权利、自由未受限、有稳定居所及收入。确保被取保人守规,如出庭等,非亲属亦可担此任。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0次阅读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明文规定,对于取保候审申请,可以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公安机关进行裁定批准。此条款并无直接指明取保候审必须要求亲属作为担保人,反倒是列举出多种可适用取保候审的具体情况。所以,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只能由亲属提供担保,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团体同样可以担任担保人。
    2024-09-26 889次阅读
  • 2024.09.27 1838次阅读
  • 332次阅读
  •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并不一定必须由其亲属担任担保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人既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朋友,亦可为具备法律规定之特定条件者,只要能满足法定条件并切实履行保证责任,便可成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通常情况下,保证人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包括与案件无任何关联性、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任何限制等等。
    2024-09-02 1087次阅读
  • 2024.10.15 1929次阅读
  • 464次阅读
  • 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并不必然需要为亲属关系。事实上,只要保证人能够满足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条件,他便具备成为保证人的资格。这一规定要求保障人必须具有履行保证责任所需的经济实力与承受力,同时还需享有人身自由权,并拥有稳定可靠的居住场所以及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个人财产。因此,即使是亲属条件若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则同样可以担当起保证人的职责,而非亲属者如果相应条件也得到满足,同样具有担任保证人的可能。
    2024-08-26 870次阅读
  • 2024.08.27 7205次阅读
  • 33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