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合同诈骗罪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3 · 2075人看过
导读:合同诈骗是一种涉及经济合同或金融领域的诈骗行为。其主要特征是,行为人通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且主观上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故意。 判断合同诈骗的要点如下:首先,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并且不打算履行合同义务。其次,在客观方面,行为人需要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例如冒用他人身份或伪造票据等。最后,只有当骗取的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时,才构成犯罪。
合同诈骗罪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一、合同诈骗罪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亦称之为“经济合同诈骗”或“金融诈骗罪”,其主要是指犯罪分子以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为目的,在签署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欺骗手段,最终达到骗取对方当事人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判定此类犯罪是否成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首先,相比于一般的犯罪形式,这类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心理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占有他人财物的意图。也就是说,他们并无严格按照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是企图通过欺骗手段来获取对方的财产;

其次,在客观方面,这类犯罪的行为人通常会在签署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进行欺诈活动。比如,他们可能会虚构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冒充他人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甚至还可能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等等;

最后,这类犯罪的行为人所骗取的财物数额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即经济合同或金融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及履行中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物。判定要点:一,行为人主观上有占有财物故意,不履行合同义务;二,客观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如冒用身份、伪造票据等;三,骗取财物数额需达到一定标准方构成犯罪。

二、合同诈骗罪能减刑

对于涉嫌犯下合同诈骗罪行之人,若能于入狱之初积极配合执行并展现出良好表现,一旦满足相关条件,即可获得相应之减刑机会。

这是因为对于那些已被判处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不同刑种的罪犯来说,在执行期间内,如能做到严格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改造和再教育,展现出真实的改过态度,或能够建树功勋,便有机会获得减刑。

而所谓“伪造签名”则可视为触犯合同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之一。

合同诈骗罪,即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在签署及履行合同时,肆意制造虚假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实情况,以此来获取对方当事人足够数量的财产,进而达到犯罪目的

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与经济利益。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会判无期吗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量刑尺度,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通常情况下,合同诈骗罪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量刑层次。当犯罪赃款金额极度庞大或涉及到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时,涉案人员可能面临着被判定为无期徒刑的风险。然而,实际判决结果是否会终究落到无期徒刑这最后一档,还需充分考虑立案诈骗金额、犯罪手法以及所引发的社会影响、被告人的悔过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针对"赃款金额十分巨大"以及"其他严重情节"的辨识,均有详细且明确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规制。综上所述,虽然合同诈骗罪确实存在被判以无期徒刑的可能性,但最终的裁决仍需依据每一个事件的具体事实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合同诈骗罪,即经济合同或金融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及履行中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物。判定要点:一,行为人主观上有占有财物故意,不履行合同义务;二,客观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如冒用身份、伪造票据等;三,骗取财物数额需达到一定标准方构成犯罪。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