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害罪有哪些情形可以减轻

故意伤害罪有哪些情形可以减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2 · 1147人看过
导读:减刑通常需要考虑自首情节、立功表现、从犯地位和赔偿受害人并获得谅解这几点。自首情节指嫌疑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行;立功表现则是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从犯地位则是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赔偿受害人并获得谅解则是嫌疑人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并获得其谅解。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减刑的依据。
故意伤害罪有哪些情形可以减轻

一、故意伤害罪有哪些情形可以减轻

对于故意伤害罪,其减刑情况往往会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嫌疑人若能主动投案,并对自身所犯罪行进行全面、真实的交代,便可视为具备自首情节;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提供立功表现,如揭露他人的犯罪行为,且经过调查证实确为事实,也可以作为减刑的依据之一;

再者,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处于从犯地位,即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发挥了次要或辅助性的作用,那么这也是一种可能获得减刑的因素;

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地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并得到受害人的谅解,这同样是一个可以考虑给予减刑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故意伤害罪的减刑通常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自首情节,即嫌疑人主动投案并真实交代罪行;二是立功表现,如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三是从犯地位,若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四是赔偿受害人并获得谅解。这些因素均可能成为减刑的依据。

二、故意伤害罪即遂与未遂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关于如何在法律层面区分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未遂这一问题,我们有如下阐述:

首先,针对以刀具等凶器致使受害人身受重伤的案件,需要具体考虑两种情况:

一种情形是行为人起初只有导致受害人轻伤的意图,但却因为疏忽大意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最终对受害人造成了重伤;

另一种情形是行为人其实蓄谋要重伤对方,并且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实施了行为,但由于意外或其他不可预料的因素,最终并未达到预期的重伤后果。

通常而言,若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明确的重伤意图,并且客观上已经着手进行故意伤害行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也就是没有造成预定的重伤后果,无论情况究竟是导致了受害人轻伤还是没有任何伤害,只要依据总体情况判断,该案件并非性质微小且危害性较低无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那么均应判定为故意伤害未遂,依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引用第234条第2款及第23条予以惩治。

其次,就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以及重伤致使受害人严重伤残这两类特殊案件来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属于标准的结果加重犯

所谓结果加重,意味着要严格按照实际发生的损害结果来确定是否具有加重处罚的基础,而非仅仅关注可能的损害后果。

换言之,倘若结果并未出现,则并不具备加重罪犯法定刑的必要前提条件。

因此,我们不能将那些仅造成轻伤却未致受害人死亡的故意伤害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未遂犯

综上,我们必须明确,持刀行凶这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恶劣违法行为,完全可按故意伤害罪进行惩处,一旦受害者经诊断为轻伤以上,犯罪嫌疑人便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抉择,轻者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者甚至可能面临死刑的严厉惩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的辩护词提纲是什么

以下为一份关于故意伤害罪辩护词大纲的主要内容概括:

1.首先在辩护词的开始部分,我们需要向审判长、审判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表达我们最深切的敬意。

2.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被告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以及事件的背景环境做具体的介绍和陈述。这其中包括了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等,同时还要交代清楚案发当时的客观情况和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

3.针对公诉机关所提出的相关指控罪名,我们需要明确地表示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如果我们同意并认可这些指控罪名,那么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被告人的行为确实构成了犯罪,但是其情节较为轻微,应该得到公正的处理。反之,如果我们觉得公诉机关的指控并不准确或者缺乏充分的事实支持,那么我们则需要对此加以解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证据之间的矛盾点。

4.在事件事实方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证据的审查和分析工作。我们需要仔细研究每一份证据材料,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矛盾之处,并将其作为辩护的重要依据之一。

5.对于被告人的主观方面,我们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例如,如果被告人是否存在故意的争议,那么我们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某些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的。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被告人是否存在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主观因素,比如是否属于激情犯罪,或者是否受到了他人的挑衅等等。

6.在被害人过错方面,如果存在的话,我们需要详细地描述过错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对整个事件的影响。这样可以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全貌,从而做出更加公正合理的判决。

7.最后,我们需要列举出被告人的一些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例如,被告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行为,是否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等等。

8.在社会危害性方面,我们需要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估,看看其社会危害程度究竟如何。如果我们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小,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由,请求法院给予被告人适当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在辩护词的结尾部分,我们需要总结以上所有的论点和证据,再次强调我们的辩护意见,并且请求法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给予被告人公正、合理的判决结果。

故意伤害罪的减刑通常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自首情节,即嫌疑人主动投案并真实交代罪行;二是立功表现,如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三是从犯地位,若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四是赔偿受害人并获得谅解。这些因素均可能成为减刑的依据。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