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哪天开始算

取保候审哪天开始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2 · 2083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从决定书生效时开始计算的。当决议机构批准了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取保候审申请后,就会把决定书发给公安机关执行。从公安机关收到并开始执行这个决定书时,取保候审的期限就算开始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情况,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都不能超过12个月。
取保候审哪天开始算

一、取保候审哪天开始算

被申请取保候审的期限自决定书正式实施生效之时起计。通常情况下,决议机构经审议批准被指控人员的取保候审请求后,会向相关公安部门下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予以执行。在公安部门收到此份决定书并实际施行为止,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随即启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长均不得超出12个月这个截止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期限从决定书生效起计算。一旦决议机构批准被指控者的取保候审申请,便将决定书发送至公安机关执行。从公安机关接收并执行该决定书起,取保候审期限开始。须注意,无论何种情况,取保候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取保候审后又轻伤害该如何判

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且导致他人轻度受伤,那么将被视为再度涉嫌故意伤害罪行。

考虑到被批准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内却未能遵守规定,从而再度触犯法律,法院理应就这两起案件进行合并审理和判决,并依法对其予以严厉惩处,同时对其所涉及的多项罪名进行合并处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取保候审后如何聘请律师

若您在此过程中需要聘请律师提供服务,以下几个步骤建议您遵循:首要之事便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所选律师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执业经历以及被广泛认可的社会信誉。这可能涉及到向亲朋好友寻求推荐,或者在经过严格审核的律师平台上进行筛选。一旦您锁定了心仪的律师,便可与之约定时间进行面谈,详细阐述事例的具体情况以及您个人的需求和期望。接下来,您需要与选定的律师签署委托代理合同,明确双方在法律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重要条款。关于费用问题,通常会依据事例的复杂程度、律师的专业水平及知名度等多个因素来综合评估并确定。收费方式可能包括按照不同阶段(例如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分别计费,或者采取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的方式。请务必确保您选择的是具备正式执业资质且享有良好声誉的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期限从决定书生效起计算。一旦决议机构批准被指控者的取保候审申请,便将决定书发送至公安机关执行。从公安机关接收并执行该决定书起,取保候审期限开始。须注意,无论何种情况,取保候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1次阅读
  • 关于取保候审期间的起算时间问题,需明确由决定机关在做出取保候审收押保证金的决议之后,应立即出具并向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以及为他们提供保证金的相关机构或个人传达《取保候审决定书》。此外,还需要督促执行机关在收到规定的《取保候审决定书》后,必须第一时间指定银行一次性缴纳全部保证金。
    2024-09-05 1174次阅读
  • 2024.10.06 1196次阅读
  • 480次阅读
  • 审慎制定的取保候审制度应自执行机关有关取保候审的决策正式宣布实施之日起算。在此意义上,这一司法保障手段源自于刑事诉讼程序之中,其设立宗旨在于在案情尚未澄清之前的待决阶段内,使得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在特定条件下免受牢狱之灾。
    2024-08-22 1079次阅读
  • 2024.10.08 2006次阅读
  • 424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起始日期应当自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之日起计算。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审判,责令其提出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随拘留或者暂时解除拘留。
    2024-10-19 1408次阅读
  • 2024.10.13 1476次阅读
  • 45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