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只有半年吗

取保候审只有半年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2 · 1248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可不是只有半年哦,最长可以达到一年呢!这是合法司法实践中,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得严格遵守规定,未经批准不能离开居住地哦。
取保候审只有半年吗

一、取保候审只有半年吗

实际上,取保候审的法定时限并不仅仅局限于半年之久。取保候审的最大时长是为期整整十二个月。当然,这只是在依法进行司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由决定机关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相应决定。在取保候审的这段时间内,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没有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的城市或县区等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实际上,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并非仅限半年,最长可达到一年。这是在合法司法实践中,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的决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需严格遵循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

二、取保候审只有律师才能做吗

事实上,取保候审并不单单只由律师来完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们每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都有权利向法庭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这表明,除了律师外,其他人也完全具备申请取保候审的资格。

简单来说,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用以确保未被逮捕拘留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侦查、庭审过程中不会逃跑或影响司法公正,通过要求他们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担保书以保证随传随到,并因此不再进行羁押或暂时解除对其的羁押。

此外,取保候审的适用通常针对那些罪行相对轻微,不需进入监禁状态,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进行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

换句话说,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各项要素,申请人便可行使这项权利,如此类推。

比如,若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处以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可能会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用取保候审手段既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希望我的解释对您有所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只要不再犯会收监吗

在取保候审期间,若能恪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事例经过法院的全面审查之后,判断其犯罪情节轻微,且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或根本不构成犯罪的,那么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由公安机关将人员重新收押监狱服刑的。然而,若是在此阶段,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背了法律规定,例如未经过许可擅自从居住地市、区逃离现场,或者试图对证人进行恐吓以干扰证言提供等行为,都有可能遭到刑事诉讼程序的中止,即取消原本获得的取保候审资格,进而被警方重新收押入狱。此外,若法官依据事实和证据判决被告人应受到真正的刑法处罚,他们同样有权决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犯罪分子送交监狱服刑。因此,取保候审并非定罪量刑的终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仍需持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努力与司法机关共同协作完成事例处理工作。

实际上,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并非仅限半年,最长可达到一年。这是在合法司法实践中,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的决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需严格遵循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41次阅读
  • 事实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取保候审的期限并非严格按照半年的时限来执行。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社会危险性等等。若犯罪情节轻微,可能不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威胁,同时又能提供符合相关规定的保证人或者保证金,那么即使未满半年,也是有可能被批准进行取保候审的。然而,倘若犯罪性质恶劣,即使时间短暂,也会增加获取取保候审的难度。
    2024-09-03 1206次阅读
  • 2024.09.30 1722次阅读
  • 2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期限最长12个月。 实践中,时限根据案件性质、复杂度和侦查进展综合确定。 若期内完成侦查、起诉、审判,且无需继续,应解除措施。 如无法完成,需依法办理延期。
    2024-09-02 832次阅读
  • 2024.09.26 1132次阅读
  • 2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分别为十二个月和六个月。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判有期徒刑,说明法官认为犯罪情节较轻。取保候审期满后,若法院未作判决,原取保候审失效,除非有新规定或法院决定续行。判决一旦作出,取保候审即终止,除非法院另有决定。因此,如果在取保候审半年后被判有期徒刑,表明法院已完成审判并作出判决,之前的取保候审随之失效。
    2024-09-02 1409次阅读
  • 2024.08.31 1246次阅读
  • 352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