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什么情况下有追诉期

什么情况下有追诉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2440人看过
导读: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对犯罪追究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五年、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比如,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五年后就不再追诉了;五到十年有期徒刑的,十年后就不追诉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十五年后就不追诉了;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二十年以后就不追诉了。不过,在特定情况下,追诉时效可能会被延长,比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或者立案侦查后就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了,被害人控告核实后而公安机关没有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什么情况下有追诉期

一、什么情况下有追诉期

追诉时效,即是依据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对于犯罪行为进行追究和起诉的时限。通常而言,下述情况属于具备追诉时效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法定最高量刑为低于五年有期徒刑的罪行,在其经过超过五年后便无需再予以追诉;

第二种情况,法定最高量刑为介于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之间的犯罪,在其度过十年之后亦无需再予追诉;

第三种情况,法定最高量刑高于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在其度过十五年后也无需再予以追诉;

最后,法定最高量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罪行,那么在其度过二十年后亦无需再予以追诉。值得强调的是,倘若经二十年之后仍认为有必要对该等罪犯进行追诉,则需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然而,若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则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若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且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核实确应立案却未予立案的,同样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追究时限。通常,低于五年有期徒刑五年后不再追诉,五至十年十年后不追诉,十年以上十五年后不追诉,无期徒刑或死刑二十年后不追诉。但特定情况下需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或立案侦查后不受限制,被害人控告核实未立案也不受限制。

二、什么情况下适用缓刑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要求,若被判定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者能够满足同时存在如下条件,则可得到缓刑判决:

首先,其犯罪行为应属于情节轻微境况,其次,必须流露出真诚悔过之意,再次,必须确保缺乏再犯类似罪行的潜在风险,最后,不得判定缓刑将会给所住社区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对未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处于孕期的女性以及年华已至75岁的长者,由于他们具备特殊身份与社会责任,故控方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并在可能情形下给予缓刑判决。

此外,缓刑期间的犯罪者,虽已得到从宽处理,但所判之附加刑仍然需严格执行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告敲诈

敲诈勒索乃严重犯罪之一,其犯罪性质主要表现在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通过对受害者施加威胁或者恐吓的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产。在实践中,可依法追究敲诈勒索罪的情形主要有如下三类:首先,行为人必须采取暴力或其他形式的胁迫;其次,行为人必须利用这种胁迫来逼迫受害者交付财物;最后,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为了成功地追究敲诈勒索罪,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书证物证以及证人证言等。若您怀疑自身遭受了敲诈勒索,我们强烈建议您立即寻求法律援助,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律问题错综复杂,具体情况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追究时限。通常,低于五年有期徒刑五年后不再追诉,五至十年十年后不追诉,十年以上十五年后不追诉,无期徒刑或死刑二十年后不追诉。但特定情况下需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或立案侦查后不受限制,被害人控告核实未立案也不受限制。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