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学校侵权 > 未成年犯罪上学会通知学校吗

未成年犯罪上学会通知学校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1742人看过
导读:未成年人罪犯是否需要通知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是轻微罪行,一般不会通知学校,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隐私权,也有利于他们回归社会并接受教育。但是,如果是重罪或者需要进行教育和监督,相关部门可能会通知学校,以便学校能够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未成年犯罪上学会通知学校吗

一、未成年犯罪上学会通知学校吗

关于未成年罪犯是否应该将其犯罪行为通知给所在学校,该决策取决于诸多特定因素。通常来讲,若给出未成年罪犯所犯案件之性质轻微,很有可能不会主动通知学校,从而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隐私权得到充分维护,有助于推动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并接受良好教育。然而,若是犯罪性质严重者或考虑到教育、监督等多重因素,相关部门则可能会选择向学校通报此事,以便学校能采取相应措施,对涉案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满,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进行监督考察。

关于未成年罪犯是否通知学校,取决于特定因素。轻微罪行可能不会通知,以维护身心健康和隐私权,助其回归社会并接受教育。但重罪或需教育、监督时,相关部门可能通报学校,以便实施教育与管理。

二、未成年犯罪有案底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案底无法被撤销或消除;

不过,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未成年人所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仍会形成相应的案底纪录。

然而,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未经司法机关的批准和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进行查阅或调取。

在这里提及的“案底”,通常是指某个人曾经实施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纪录。

这也被称为犯罪人员犯罪纪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它主要是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且这些犯罪档案往往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未成年犯罪情节较轻怎么判

对于未成年罪犯情节轻微者的判决,需要我们全面考虑诸多因素。首先,法官将依据犯罪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评估与衡量。具体来说,可能会深入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犯罪者的动机与目的、用来实施犯罪的策略与手法、犯罪行动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以及未成年犯人的生理年龄、平时的行为表现等相关信息。在做出最终判决之前,法庭将会坚决贯彻"以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有可能会采用诸如缓刑管制等较为宽松的刑罚方式来处理这类案件。同时,法庭也会特别重视对这些少年犯人的教育、感化以及挽救工作,试图通过这个过程帮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鼓励其走向新生。

关于未成年罪犯是否通知学校,取决于特定因素。轻微罪行可能不会通知,以维护身心健康和隐私权,助其回归社会并接受教育。但重罪或需教育、监督时,相关部门可能通报学校,以便实施教育与管理。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学校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学校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学校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