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强制执行要不到钱只能吃亏了吗

强制执行要不到钱只能吃亏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1979人看过
导读:不是这样的。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还是要不回欠款,那当事人的损失可不止这一点。法院会去查找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比如房产、车辆、股份、银行账户什么的。要是被执行人故意隐瞒或者转移资产,法院就会对他采取司法拘留的措施,如果情况很严重,甚至可能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第242、243、244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那他还是得继续履行义务。如果债权人发现了新的财产,随时都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要不到钱只能吃亏了吗

一、强制执行要不到钱只能吃亏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当强制执行过程中依然无法追回所欠款项时,当事人并非仅能承担损失而已。实际上,法院拥有诸多执行手段可供选择,比如积极寻找被执行人的其他各类财富线索,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被执行人名下的房地产、机动车辆、公司股份权益以及各类银行账户中的资金等等。若被执行人明知故犯地意图隐藏或转移这些资产,法院有权对其实施司法拘留,严重者甚至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拒绝执行法院判决和裁定罪。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据该法律条款第242条、第243条以及第244条的相关规定实施执行措施之后,倘若被执行人仍然无力偿还债务,那么他们必须继续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对于债权人来说,只要发现被执行人存在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富,都可以随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这些财富进行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百五十条、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事实非此。执行中若仍无法追回欠款,当事人损失非唯一。法院可寻被执行人其他财产,如房产、车辆、股份、银行账户等。若故意隐藏或转移资产,法院可司法拘留,严重或犯罪。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2、243、244条,被执行人无力偿债须继续履行。债权人发现新财产,可随时申请强制执行

二、强制执行要多少费用

强制执行程序中,所涉及的相关费用应依据以下法定义务进行缴纳:

1.若未有可供执行的款项或价值额度,则每项申请应支付50元至500元的费用;

2.如执行对象的价值总额不足1万元人民币,每项申请应支付50元的费用;

3.若执行对象的价值总额介于1万元至50万元之间,则应按照1.5%的比例进行收费;

4.若执行对象的价值总额介于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则应按照1%的比例进行收费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强制执行要等多久结案

关于强制执行的结案期限问题,其实涉猎颇杂,难以单凭一两个参数便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诸如执行案件的繁琐程度以及被执行人生存财产的具体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结案所需的漫长时间跨度。假如被执行人身旁拥有充足资产可以用来偿付债务,那么法院的结案进程就可能会比较迅速;然而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难以寻觅或者债务涉及到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那么结案的时间自然也就会相应地拉长。此外,执行法院的工作效率同样也是决定结案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例如被执行人提出异议、需要进行评估拍卖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程序的延误。因此,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相关信息,以便加速结案的步伐。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如果您希望了解某个特定案件的执行进展情况,建议您及时与执行法院取得联系,以便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事实非此。执行中若仍无法追回欠款,当事人损失非唯一。法院可寻被执行人其他财产,如房产、车辆、股份、银行账户等。若故意隐藏或转移资产,法院可司法拘留,严重或犯罪。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2、243、244条,被执行人无力偿债须继续履行。债权人发现新财产,可随时申请强制执行。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