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大约花多少钱

取保候审大约花多少钱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1521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金额,主要是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案件的严重程度、刑罚的轻重、经济状况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来确定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司法部门一般会以人民币1000元作为起始审批额度。保证金的金额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目的是为了保证公正和合理。
取保候审大约花多少钱

一、取保候审大约花多少钱

关于取保候审所需要缴纳的保证金金额,这是建立在多方面因素上进行权衡评估后得出的,具体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的潜在社会危害性,案件所涉及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性质恶劣程度,可能被判处刑罚的轻重程度,犯罪嫌疑人、被告正在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状况,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确定保证金金额有诸多考量因素,但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其设定任何固定的标准或参数。通常而言,中国司法部门在审批此类申请时,会将保证金的起始额度定为人民币1000元整。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被取保候审人为未成年人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五百元。

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取保候审保证金金额的确定,综合考虑了犯罪嫌疑人与被告的社会危害性、案件情节严重性、刑罚轻重、经济状况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法律法规并未设定固定标准,司法部门通常会以人民币1000元为起始额度进行审批。保证金金额需权衡多方面,旨在确保公正与合理。

二、取保候审留不留案底

取保候审乃刑事诉讼法所确立之一种强制性措施,一旦涉案人员被采取此措施,则表明其涉嫌的案件仍处于警方侦查阶段

在此期间,取保候审者尚未最终定罪与否,故无法断言其是否具有案底

若经过缜密的调查与深入的侦讯之后,发现该嫌疑人并无任何犯罪行为,那么自然无需为其记录案底;

然而,若该嫌疑人最终被检方提起公诉,且法庭判定其无罪,那么同样不存在案底问题;

但若法庭判决其有罪,则案底将被正式记录。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留案底怎么办

取保候审本身并不会对个人产生任何犯罪记录的影响,但是,如果此项措施执行之后,当事人涉嫌犯罪而被法庭判定有罪并执行了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结果便会导致他们被正式登记为有过犯罪前科的人群。在此种情形之下,如果您对于自己所涉事例的最后裁决结果感到疑虑或者有异议,您仍然拥有一个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身权益,那就是在相关法定期限之内,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在通过法律的渠道解决潜在争议的道路上,您需要有充足的证据和合理的主张作为支撑点。

需要注意的是,若事例经过诉讼程序,最终判定您有罪,这将使您拥有正式的刑事犯罪记录。此时,在特定的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您可以尝试通过申请再审的方式来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而,这一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并且需要您提供足够的证据和理由以证明原判决存在错误。

取保候审保证金金额的确定,综合考虑了犯罪嫌疑人与被告的社会危害性、案件情节严重性、刑罚轻重、经济状况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法律法规并未设定固定标准,司法部门通常会以人民币1000元为起始额度进行审批。保证金金额需权衡多方面,旨在确保公正与合理。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7474次阅读
  •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并未对取保候审的实施期限进行明文束缚。此项法规仅仅涉及到何种情况适宜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及由何部门或个人负责执行的问题。而在实践中,究竟何时能够完成取保候审手续却是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案件的繁琐程度、证据搜集与核实、审查起诉阶段的推进、法院审判程序的开展等等,这些环节的具体耗时均未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得到明确规定。
    2024-09-02 832次阅读
  • 2024.09.25 1283次阅读
  • 457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长并未设定确切的固定期限。通常情况下,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办理案件的相关部门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决定。如若未能批准取保候审,亦需向申请人详细说明拒绝的原因。若最终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则会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然而,取保候审的最长有效期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2024-09-05 1176次阅读
  • 2024.09.22 1437次阅读
  • 316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保证金的形式只能是货币,包括中国货币和可以在中国金融机构兑换的外国货币。
    2024-09-16 1003次阅读
  • 2024.07.13 1808次阅读
  • 41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