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保证金交多少钱

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保证金交多少钱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0 · 1845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决定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风险、案件复杂性与刑罚预期,综合评估其财务状况后设定。一般不低于1000元。对于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等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保证金可参照涉案资产或损失数额的1至3倍确定。
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保证金交多少钱

一、涉嫌诈骗取保候审保证金交多少钱

对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金额数量,决定机关会依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员的社会风险程度,案件的复杂性质和情节,以及可能面临的刑罚程度,再结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员的财务状况等诸多因素进行慎重综合评估后确定。一般而言,保证金的最低起算额度规定为1000元人民币。针对诸如经济类犯罪、侵犯财物类犯罪以及其他涉及造成财产损失犯罪行为,可参照涉案资产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来确定收取保证金的具体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及缴纳】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决定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风险、案件复杂性与刑罚预期,结合其财务状况综合评估后设定取保候审保证金。通常不低于1000元。对于经济、侵犯财物等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保证金可参照涉案资产或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

二、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涉及诈骗罪名的犯罪嫌疑人申请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基本条件包括:

1、涉案嫌疑人可能面临较轻微刑事惩罚的情况;

2、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处罚可能性但同时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怀孕期或哺乳期间的女性嫌疑人等,其具备取保候审条件且并无明显社会危害性;

以及3、已依法被执行羁押期但案件尚未审理结束,根据实际需求适宜进行取保候审处理的情形。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涉嫌诈骗罪37天后怎么判

按照我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骗取他人或企业的公私财产,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刑罚方式: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按照案情情况决定是否单独或合并罚款。如果涉案金额更为巨大或者涉及到其他较为恶劣的情节,则将被判处为期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相应的罚金。当您因涉嫌诈骗罪而被拘留长达37天之后,该案件很可能已经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将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诈骗行为所涉及的具体金额、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被告人在整个过程中的认罪态度等等。因此,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便他们能够为您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法律咨询与辩护服务。

决定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风险、案件复杂性与刑罚预期,结合其财务状况综合评估后设定取保候审保证金。通常不低于1000元。对于经济、侵犯财物等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保证金可参照涉案资产或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71次阅读
  • 涉案者欲取保候审,须符合以下条件:可判管制、拘役、附加刑;或有期徒刑但取保无社会危险;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且取保无害社会者亦可。 羁押期满未结案者亦可申请。 请求方应在三日内获答复。
    2024-09-02 850次阅读
  • 2024.02.29 2243次阅读
  • 344次阅读
  • 涉嫌诈欺者,在满足法定条件下可申请取保候审。 此过程须严遵法律程序。 取保候审系司法机构对未捕或已捕需变更措施者,防其逃逸,责令担保、缴金并签保证书,确保随传随到,非羁押或暂解羁押。 针对诈欺嫌疑人,若判罚轻、不增害社会、重病自理难、孕期哺乳或羁押期满案未结,均可申请。
    2024-09-02 1250次阅读
  • 2024.08.29 2201次阅读
  • 128次阅读
  • 在中国,是否允许涉嫌诈骗的嫌疑人取保候审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对社会的潜在威胁以及嫌疑人对罪行的态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如果嫌疑人可能面临的刑罚不涉及长期监禁,且不会对社会构成风险,司法机关可以批准取保候审。因此,只要嫌疑人不构成重大威胁,并满足法定条件,就有机会获得取保候审。
    2024-07-10 1139次阅读
  • 2024.09.11 1032次阅读
  • 428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