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认罪认罚后上诉还有效吗

认罪认罚后上诉还有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9 · 1566人看过
导读:认罪认罚后上诉的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认罪认罚主要是为了鼓励人们悔过自新并接受制裁。如果上诉是基于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足或者法律适用错误等原因,可能会被视为违反了原来的承诺。但如果能够提供新的证据或者合理的理由,上诉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认罪认罚后上诉还有效吗

一、认罪认罚后上诉还有效吗

在认罪认罚之后提出上诉的效力问题上,必须要根据相应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研究。总的来看,认罪认罚制度主要是为了引导和鼓励当事人诚心诚意地表达其悔过之情以及接受法律制裁的意愿。

然而,倘若被告人在完成了认罪认罚程序之后,却又以案件事实存在明显的模糊性、证据材料不充分或者适用法律条款有误等为借口而提起上诉,则极易被认定为违反了先前所作出的认罪认罚承诺。但是,如果被告人掌握了新的关键证据线索或者能够提出其他合理的上诉理由,那么这样的上诉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上诉的提起】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在认罪认罚后上诉的效力需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认罪认罚旨在鼓励悔过与接受制裁。若上诉基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法律适用错误等理由,可能被视为违反原承诺。但若提供新证据或合理理由,上诉仍具法律效力。

二、认罪认罚后检察院如何做呢

在认罪认罚案件被移交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后,检察院应当尊崇以下职责:

1.对于犯罪嫌疑人所享有之诉讼权利以及认罪认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予以明确告知,以便维护其程序性选择权;

如有必要,还需对此进行充分说明与解释。

2.检察院应积极主动地征询犯罪嫌疑人和他们的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关于相关事宜的意见,对相关内容做详细记录并附入卷宗。

3.对于那些认罪认罚且无争议,无需判处刑罚的轻微刑事案件,检察院有权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同时,检察院应当注重对案件量刑的预先判断,尤其是对其中可能适用免于执行刑罚的轻微刑事案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策。

4.如果检察院决定向法庭提起公诉,那么起诉状中应当明确记载被告方的认罪认罚状况,同时提出初步的量刑建议,并且必须将认罪认罚具结书等相关资料一起提交。

关于量刑建议的具体文书可以另外制作,但同样可以直接在起诉状中予以体现。

《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二十七条

听取意见。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下列事项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记录在案并附卷:

(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

(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

(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情形。

三、认罪认罚后一般会怎么判

被告人自愿承认罪行并同意接受相应惩罚,这既属于法律所规定应予允许的从轻情节之一,同时亦取决于众多复杂因素对于最终判决的深远影响。

具体而言,原委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这些都是衡量量刑轻重的重要依据。

例如,举凡严重犯罪与轻微犯罪之间,在惩处力度上便存在着显著差异。

第二,犯罪者的悔过之心及其是否积极采取措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等因素也将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被告人能够真诚地承认罪行并愿意接受惩罚,那么他/她很可能会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被判以缓刑

然而,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被告人的认罪认罚态度并非必然导致最低限度的刑罚,而是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给予适当的从宽处理。

最后,法院将根据全案的证据材料及其他相关情节,依法独立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总的来说,被告人的认罪认罚仅仅是影响量刑的诸多因素之一,而非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在认罪认罚后上诉的效力需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认罪认罚旨在鼓励悔过与接受制裁。若上诉基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法律适用错误等理由,可能被视为违反原承诺。但若提供新证据或合理理由,上诉仍具法律效力。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