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公司上市 > 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9 · 1372人看过
导读: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主体、法律效果及法律性质。合并涉及多公司合并,被合并公司法人资格消失;股权收购则由收购方与目标股东调整权益,目标公司保持独立。公司合并需签订合并协议,追求协同效应,而股权收购可能导致控股权变更,形成“合资经营”。收购方与目标公司关系复杂,可能通过收购股权实现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一、上市公司收购与合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关于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和合并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关键差异,我们做出以下详细分析:

首先,收购与合并的行为主体存在明显差异。

公司合并的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为进行合并的多个独立实体,即各个参与合并的公司。

另一方面,股权收购则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到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权益关系调整。

其次,两种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亦有所不同。

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被合并的公司将会解散,失去自身法人资格并融入合并后的公司实体之中;

而在此基础上,股权收购会导致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目标公司本身并不受到影响,仍将保持其原有的法律地位。

最后,从法律性质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显著区别。

公司合并必需由合作双方订立合并协议,这是基于平等对话,资源共享的原则达成的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合并后的公司与被合并公司之间应达到良好的协同效应。

然而在股权收购的情形中,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密切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无论是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或是超过50%的股份以期控制整个企业,都可能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有效掌控,从而构成在控股权之下的“合资经营”模式。

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上市公司收购股权的方式有什么

我国现行规范中,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形式主要有两种,那就是公众公开喊价式(又称作要约收购)以及双边协商式(也称为协议收购)这两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要约收购。

1.定义:

在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人或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拥有公司已发行股票达到了“30%”这个比例的时候,如果还想继续增持,那么就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向这个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而非仅仅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该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股票的要约通告了。

2.公告:

当收购者完成上报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获得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的第十五天,必须公开发布其收购要约,并告知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市场参与者。

3.期限:

收购者发出收购要约之后,必须遵守最晚不超过三十天(X≥30)并且最长不超过六十天(30≤X≤60)的规定时间。

4.撤销:

在收购要约所设定的承诺时间范围内,收购者不能随意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

收购要约期满之后的十五日内,收购者无权更改收购要约中的任何内容(除非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6.适用性:

本次收购的条件适用于所有涉及到的被收购上市公司股东;

这种收购方式通常会设定一定的期限,在此期限之内,收购者不能出售手中的被收购公司股票,或者以与要约规定不符的形式和超出要约条件购买被收购方的股票。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协议收购。

1.达成协议:

在协议签署后,收购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三天以内)将这份协议报告提交给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证券交易所进行书面确认,同时还要对市场参与者发布公告。

在公告之前,这份协议都不能够生效。

2.后继整合:

如果采取的是协议收购方式,当收购者或与其联盟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票达到30%以上的时候,他们应该向该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是部分股票的要约。

证券法》第六十二条

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关于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和合并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关键差异,我们做出以下详细分析:

首先,收购与合并的行为主体存在明显差异。

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为进行合并的多个独立实体,即各个参与合并的公司。

另一方面,股权收购则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到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权益关系调整。

其次,两种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亦有所不同。

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被合并的公司将会解散,失去自身法人资格并融入合并后的公司实体之中;

而在此基础上,股权收购会导致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目标公司本身并不受到影响,仍将保持其原有的法律地位。

最后,从法律性质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显著区别。

公司合并必需由合作双方订立合并协议,这是基于平等对话,资源共享的原则达成的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合并后的公司与被合并公司之间应达到良好的协同效应。

然而在股权收购的情形中,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密切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无论是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或是超过50%的股份以期控制整个企业,都可能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有效掌控,从而构成在控股权之下的“合资经营”模式。

网站地图

更多#公司上市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公司上市最新文章

遇到公司上市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