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所得怎么算

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所得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7 · 1345人看过
导读:对于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所得,司法部门不应再继续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期限的设立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超过了这个期限,再对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可能就不符合法律的目的了,而且还可能让人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收益,应该被视为不再受刑事追责的范围。
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所得怎么算

一、已过追诉时效犯罪所得怎么算

针对超过追诉期限之犯罪收益,理论上,司法机构不应再追究其责任人刑事责任

然而,犯罪收益是否应予追缴的问题,还需依据实际状况及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判定。需指出的是,在我国法制制度中,若犯罪所得的内在价值依然存在,而未予追缴将会对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性的危害时,即便相关罪行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限制,该部分犯罪收益仍有可能面临强制追缴的命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对于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所得,从法律原则上讲,司法部门不应继续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期限的设置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一旦超出该期限,再对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可能不再符合法律目的,且可能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因此,理论上,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收益应被视为不再受刑事追责的范围。

二、已过追诉时效的刑事案件怎么办

若依法应处以的最严惩罚为低于五年有期徒刑者,则追溯期限自罪行发生之日起计算,经过五年便应停止追诉;

倘若依法应处以最严惩罚为五年以上但不足十年有期徒刑者,则追溯期限自罪行发生之日起计算,经过十年才应停止追诉;

倘若依法应处以最严惩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则追溯期限自罪行发生之日起计算,经过十五年即应停止追诉;

又如依法应处以最严惩罚为无期徒刑死刑者,则追溯期限自罪行发生之日起计算,经过二十年方应停止追诉。

诉讼时效已经超过的刑事犯罪案件,如果案发机关并未展开立案调查,则应停止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若已有对应的起诉或审判进行中,则应有司法权力部门撤销此案、撤销已提起诉讼、终止现行的审理阶段;

当依法应处以的最重刑法仅为一年有期徒刑,且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五年内未曾被揭露和立案侦查,那么从第六年开始,此类案件便无需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若依法应处以的最重刑法为五年以上但不足十年有期徒刑,且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十年内未曾被揭露和立案侦查,那么从第十一年开始,此类案件同样无需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若依法应处以的最重刑法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十五年内未曾被揭露和立案侦查,那么从第十六年开始,此类案件亦无需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至于依法应处以最重刑法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只要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二十年内未曾被揭露和立案侦查,那么从第二十一年开始,此类案件便无需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然而,当我们认为即使过了诉讼时效仍需继续追责的情况时,务必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批准之后,仍旧有权利对该案件进行追加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已过追诉时效的案件要受理吗

通常来说,当涉及到已经超出了法定追溯期界限的事件时,法律制度是不允许司法机关进行受理的。所谓追溯期,是指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对于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性时间跨度。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司法机关享有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的权限;然而,倘若跨越了这一期限,犯罪行为便不再会受到法律追责的约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尽管已经超出了追溯期,但是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准和核准,仍然可以启动追诉程序。此外,如果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事件之后,犯罪嫌疑人试图逃避侦查或审判,那么他们将不会受到追溯期的限制。总的来说,对于那些已经超出了法定追溯期界限的事件,司法机关通常会选择不予受理,除非存在法定的特殊情况。

对于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所得,从法律原则上讲,司法部门不应继续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期限的设置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一旦超出该期限,再对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可能不再符合法律目的,且可能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因此,理论上,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收益应被视为不再受刑事追责的范围。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