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案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诈骗案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6 · 1908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被告人要有非法占有意图,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 -用欺骗手段关联较大公共财产; -被骗财物价值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3000-10000元为“数额较大”,3万-10万为“数额巨大”,50万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案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一、诈骗案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关于诈骗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被告人必须具备明显的非法占有的意图,并且通过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其所采取的欺骗手段与价值较大的公共财产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性;

最后,被骗取的公私财物的价值需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以及500000元以上的,应分别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立案标准:被告人须具非法占有意图,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欺骗手段关联较大公共财产;被骗财物价值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3000-10000元为“数额较大”,3万-10万为“数额巨大”,50万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二、诈骗案的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诈骗罪主要是指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信息或故意掩盖真实情况的手段,骗去大额公私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做出的权威解释,当诈骗案件中受害人被骗取的财务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到10000元之间时,这便构成了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进行立案调查和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时,全国各地的高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上述提及的金额区间内,共同商议并确定出更符合该地区实际状况的具体追责数额标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案的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在我国,对于诈骗犯罪行为的立案标准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而异。

通常而言,当诈骗公私财产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时,便符合了刑事立案追诉的标准。

然而,在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立案标准可能会降低到人民币两千元至五千元以上。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诈骗的金额并不是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唯一因素,诈骗的手法、情节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同样会对案件的性质及处理产生重要影响。

举例来说,多次实施诈骗、诈骗救灾抢险款项物资、诈骗残疾人财物等恶劣情节,即便诈骗金额尚未达到上述标准,亦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

因此,若您不幸遭受诈骗,请务必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诈骗罪立案标准:被告人须具非法占有意图,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欺骗手段关联较大公共财产;被骗财物价值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3000-10000元为“数额较大”,3万-10万为“数额巨大”,50万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