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骗取贷款罪情形包括哪些方面

骗取贷款罪情形包括哪些方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6 · 2161人看过
导读:盗用贷款罪,指以欺骗手段从银行或金融机构骗取信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伴随严重违法行为。常见手段有:伪造或篡改经济合同,虚增偿债能力;编造虚假财报,夸大自身实力;谎报贷款用途,如用于非法活动,以非法手段获得贷款。
骗取贷款罪情形包括哪些方面

一、骗取贷款罪情形包括哪些方面

盗用贷款罪,即通过欺骗手法获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进而对这些机构产生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存在其他严重违法情节。这类犯罪行为的常见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伪造或篡改过的经济合同进行诈骗。即利用虚假的由债权人债务人签订的经济合同,来证明自己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或者证明贷款的实际用途。

2.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夸大自身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等财务数据,从而达到获取贷款的目的。

3.虚构贷款的实际用途。例如,声称贷款将被用于某项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然而实际上却将资金用于非法活动或者其他未经申报的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盗用贷款罪指以欺骗手段从银行或金融机构骗取信贷,致其重大经济损失,伴随严重违法。常见手法:伪造或篡改经济合同虚增偿债能力;编造虚假财报夸大实力;谎报贷款用途,如非法活动,以非法获贷。

二、骗取贷款罪该怎么认定处罚

对于诈骗贷款犯罪行为的刑事定罪和量刑惩戒方面,涉及到的具体规定如下所示:

在诈骗贷款行为导致了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应该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且还需要处以相应的罚金。

然而,如果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或者同时具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存在时,那么法律上对此类犯罪行为所制定的惩罚措施将更加严厉,包括量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须要支付罚金作为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骗取贷款罪四种情形是什么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诠释,以下为骗取贷款罪常见的四种犯罪情形:第一,编造并虚构引入资本金、项目投资等所谓“真实”却又本不存在的理由,以此方式企图蒙蔽金融机构,从而获得贷款;第二,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如伪造交易合同等,试图误导金融机构对其产生错误认识;第三,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如虚假的财务报表、资产评估报告等,以期达到欺诈目的;第四,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或者超越抵押物价值进行多次担保,以欺骗手段获取贷款。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对于骗取贷款罪的判定,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实际实施的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等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针对具体事例的裁定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证据材料进行严谨分析与判断。

盗用贷款罪指以欺骗手段从银行或金融机构骗取信贷,致其重大经济损失,伴随严重违法。常见手法:伪造或篡改经济合同虚增偿债能力;编造虚假财报夸大实力;谎报贷款用途,如非法活动,以非法获贷。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50次阅读
  • 所谓的“骗取贷款罪”即是以欺蒙隐瞒的手法获得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发出的贷款,进而对这些金融机构带来重大的财务损失或是在其它方面存在严重情节的行为。 该类犯罪类型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形:首先是编造虚假的引进资金、项目等理由;其次是利用伪造的经济合同;第三是采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第四是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或者是在抵押物价值之外进行重复担保;最后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施诈骗贷款的行为。
    2024-11-11 1180次阅读
  • 2024.10.10 1972次阅读
  • 355次阅读
  • 骗贷罪是嫌疑人用虚构事实等手段获取贷款,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有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常见手段有:伪造名义,用假经济合同、证明文件,虚假产权担保或过度担保,以及各种非法贷款诈骗活动。这些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损害金融秩序。
    2024-11-28 1055次阅读
  • 2024.10.10 1111次阅读
  • 496次阅读
  • 违约常见于预见性(提前表明不履行)、实际性(到期后不履行)、延迟履行(超时执行)、不当履行(质量、数量、地点、方式不符合同)和部分履行(仅履行部分)。法律上判断违约需综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规。不同合同违约情况各异,但总体上,未按约定全面恰当履行义务即可能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
    2024-11-23 1069次阅读
  • 2024.09.17 1796次阅读
  • 49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