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后改监视居住到期了怎么办

取保候审后改监视居住到期了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6 · 140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转监视居住期满后,具体咋处理,得看案情。要是侦查结束,证据够多,那就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要是侦查没结束,证据不足或需要再查,可能就解除监视居住。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和效率。
取保候审后改监视居住到期了怎么办

一、取保候审后改监视居住到期了怎么办

当取保候审后变更为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时,后续采取何种措施需视案件的实际状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若案件已达到侦查终点,并且证据链条之充实毋庸置疑,则应将案件转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另一方面,如果案件尚处在侦办过程之中,同时并无充足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尚需进一步侦抉以确认其罪行,那么解除监视居住措施亦是可能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转监视居住期满后,措施调整依案情而定。侦查终结且证据确凿,则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若侦查未结,证据不足或需深入调查,可能解除监视居住。后续行动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

二、取保候审后对犯罪嫌疑人有怎样的规定

在取保候审阶段,对于犯罪嫌疑人,有着明确且特殊的规定与要求,以确保他们能够严格遵守法律及社会道德规范。

具体来说,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需要遵守以下五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必须严格遵循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不得离开其所在地区;

其次,在面临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召唤之际,应立即到场,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在取保候审期间,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出售、变卖资产,以及夺回被冻结资金和罚款;

接下来,保证不会在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携带有爆炸物或任何形式的危险物品,并禁止参与任何非法造假、贩毒活动;

最后,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必须遵守县以上公安局或军事检察院的管理要求,认真履行居住地披露义务。

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严格按照上述规定行事,保持良好表现之后的取保候审结束时,可以凭解除了取保候审的书面通知书或者相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已经退还的保证金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后再请律师

在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之后,聘请律师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事例已经画上了句号,然而在未来还有许多法定的司法程序需要我们去遵循。此时此刻,律师所能够扮演的角色便显得尤为关键。例如,他们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事例的具体情况,从而为当事人提供专业且精准的法律分析以及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同时,他们还可以向负责办理此案的相关机构提交法律意见书,以期推动事例朝着更为有利于当事人的方向发展;此外,律师还可以对办案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倘若事例中的证据存在瑕疵或者办案程序存在违法之处,那么律师也会适时地提出异议。总而言之,在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之后,聘请律师将会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全面而细致的法律援助,从而增加事例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因素。

取保候审转监视居住期满后,措施调整依案情而定。侦查终结且证据确凿,则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若侦查未结,证据不足或需深入调查,可能解除监视居住。后续行动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