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到什么时候结束

取保候审到什么时候结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5 · 1661人看过
导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这十二个月期满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1.案件侦查终结,检察院完成审查起诉或法院已判决生效,取保候审会随着案件处理结果自动结束。 2.如果被取保人没有刑事责任或已达到法定期限,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到什么时候结束

一、取保候审到什么时候结束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当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形便是被取保候审人的案件在取保候审期间经侦查完毕,检察院也完成了对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或法院已经对此案件作出最终裁判并且生效,那么在此情况下,根据案件处理的最终结果,取保候审的相关措施将会自动地结束;

第二种情况则是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发现原先被取保候审的这名人员并不应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或者说,自取保候审开始之日起算,已达到法定的期限,那么就应该立即解除对其的取保候审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十二个月。期满时,分两种情况:一,案件侦查终结,检察院完成审查起诉或法院已判决生效,取保候审随案件处理结果自动结束;二,若被取保人无刑事责任或已达法定期限,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12个月要怎么计算呢

取保候审的期限应自办理相关取保候审手续之日起开始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涉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取保候审需要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而对于监视居住的期限则不得超过六个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取保候审还是监视居住期间,都不得中止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1年后,案子没审理完,怎么办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被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言,其最长的法律期限为一年。若在这一期间内尚未对相关事例予以终结审结,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有义务及时依法解除对当事人的取保候审措施。然而,若在取保候审期满之后,公安机关仍然认为存在继续侦查的必要性,那么他们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对当事人的强制性措施,例如将其转为监视居住等方式。在此种情形之下,当事人应该保持与办案机关的密切联系,以获取关于事例进展的最新信息。倘若当事人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来寻求救济。此外,当事人还需积极配合事例的侦查以及审判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并整理相关的证据及资料,以便在后续的诉讼程序中能够为自己提供有力的辩护支持。总的来说,当事人需要时刻关注事例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十二个月。期满时,分两种情况:一,案件侦查终结,检察院完成审查起诉或法院已判决生效,取保候审随案件处理结果自动结束;二,若被取保人无刑事责任或已达法定期限,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