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受理范围 >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有哪些规定要求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有哪些规定要求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5 · 1854人看过
导读:在正式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前,需要满足立案条件。一是原告必须与该案件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二是要明确被告是谁;三是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是案件需要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和管辖范围。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正式立案并启动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有哪些规定要求

一、民事诉讼立案条件有哪些规定要求

在开启民事诉讼程序之前,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立案条件:

第一,作为原告的您,必需与当前的冲突或纠纷事件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换言之,只有当您的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或是与该案件的处置结果具有直接的、实质性的法律利益联系时,才能成为原告。

其次,您还需提供明确的被告信息。这包括被告的身份证明文件、居住地址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都应尽可能地详尽且准确无误,以方便法院向被告发送法律文书并顺利展开诉讼活动。

再次,您的诉讼请求和相关事实、理由也必须具体而明确。诉讼请求应该具体到特定的事项,并且理由和事实都要足够充分,以使其有效支持您的诉讼请求。

最后,您提起的案件还须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法定职责范围,同时,还需确保您选择的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拥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启动民事诉讼前,需满足立案条件:一、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满足以上条件,方可正式立案并启动诉讼程序

二、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当事人提交了正式立案申请之后,通常情况下,会在七日内将相关的传票送到被告手中。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开庭日期的确定会受到法院工作安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在什么时间能够接收到传票,可能会有所滞后,但通常不会超过10天至一个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法院在接手立案程序后,首当其冲应当先尝试联系被告进行传唤,同时在此期间,法院会立即通知原告该事件的进展状况。

换句话说,法院通常会先用电话与被告取得联系,如无法实现则会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及邮寄送达等手段来传达诉讼文件,若上述方法仍无法送达,那么只能启用公告送达这一最后手段。

对于公告送达,这里需要作详细说明,公告送达是指通过报纸发布通告告知被告传票已送达事项,自公告发布之日开始计算,超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成功。

至于法律规定的案件审理期限,在此期限内,法院将会按照程序安排下发传票。

简易程序为例,审理期往往设定为三个月;

而普通程序则相对较长,为六个月。

因此,案件的审理时长最多不应超过该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三、民事诉讼立案金额限制多少钱

关于民事诉讼立案资格的问题,原则上是没有实际的金钱额度上限约束的。只需持有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的证据,同时具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范的诉讼条件,那么便有权利向法律机构申请启动诉讼程序。然而请务必注意,在某些特定类别的事件中,如劳动纠纷事例等,可能会存在最低支付数额的补充规定。这类情况下,您需先行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若对仲裁的结果仍持异议,才可进行上诉至法院诉讼环节。通常来说,不论涉及到的款项数字多寡,只要您能够准确地提供出被告主体、具体的诉讼要求与事实依据、以及涉及事例是否属于法院有权处理的民事诉讼范畴,以及该法院是否拥有处理该事例的权限这几个方面的信息,通常法院都会接纳并受理您的事例。综合上述分析,决定立案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及是否符合咱们提出诉讼的所有法定条件,而并非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支付数额。

启动民事诉讼前,需满足立案条件:一、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满足以上条件,方可正式立案并启动诉讼程序。

网站地图

更多#受理范围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受理范围最新文章

遇到受理范围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