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未满十六岁抢劫罪怎么判

未满十六岁抢劫罪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4 · 1495人看过
导读:依据《刑法》第263条和第17条,抢劫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也对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造成了威胁。然而,对于未满16岁的未成年抢劫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这是因为未满16岁的未成年在心理发展、认知能力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可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法院在判决时会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判处未满16岁的未成年抢劫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附加罚金。同时,法院也会考虑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再次犯罪。
未满十六岁抢劫罪怎么判

一、未满十六岁抢劫罪怎么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即第二百六十三条以及第十七条的明确规定,对于年龄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罪犯,在涉嫌实施抢劫罪的案件中,理应予以从轻或减轻量刑处理方式。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审判决策时,法律机构将会充分顾及到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其可能造成的社会损害等多个维度,最终决定采取相对更为宽松的惩罚措施。尤其是通过审慎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中的相关规定,确立了针对未成年罪犯在定罪量刑时应依循从轻或减轻的基本原则;而参照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罚则范围,可能导致的最严惩处将是从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至死刑不等。

然而,鉴于涉及到的被告方是未成年人,故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极少将如此严重的刑罚判给他们。也正因此,对于那些涉案不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罪犯所犯下的抢劫罪行,法院往往会在评估后作出考虑,判处他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附加罚金作为额外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依据《刑法》第263条和第17条,未满16岁的未成年抢劫犯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法院会考虑其心理发展、认知能力及社会损害,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附加罚金。

二、未满十六岁的人抢劫罪能取保候审的吗

若涉案者年纪已达十四岁但不足十六岁,且所涉及行为为抢劫罪行的话,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通常在特定条件下是能够获得取保候审资格的。

这样的判决依据是,依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对于具有以下具体情节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依法提供取保候审的帮助与支持,包括: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2)可能会被判罚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透过取保候审方式时不会造成太大社会危害性的情况。

(3)患有严重疾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值孕期或哺乳期的母亲,她们通过取保候审的方式并不会给社会带来额外风险的情况。

(4)在羁押期限届满后,由于案件仍未办结,因此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进行后续处理的情况。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未满十六岁犯罪怎么判

关于未满十六周岁者犯罪是否应担负法律责任的问题,须依据具体犯罪情状进行判定。通常而言,凡年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人,如犯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他人并导致重伤或死亡、实施强奸行为、抢夺财物、贩卖毒品、纵火、爆炸以及投放毒药等罪行,均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若涉及对幼女实施奸污,则将按强奸罪之规定进行审判,并依法施加重惩措施。在此情形下,由于犯罪嫌疑人体质未满十六周岁,故无法施以刑罚,仅能责令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加强监管;在特定状况下,同时也可由地方政府予以收容教养。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内容仅为一般性原则,实际判决结果仍需依据事例的具体事实与相关证据进行全面评估与判断。

依据《刑法》第263条和第17条,未满16岁的未成年抢劫犯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法院会考虑其心理发展、认知能力及社会损害,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附加罚金。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