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多久可以取保候审结束

多久可以取保候审结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3 · 1662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实践中,取保候审的结束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司法流程的速度。如期限内案件未结或需解除取保,应依法及时处理相关手续。
多久可以取保候审结束

一、多久可以取保候审结束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明确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理解,取保候审期通常会在这十二个月内顺利完成。然而,实际的结束日期将受到案件具体情况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侦查、起诉及审判等环节的进展速度,以及是否存在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特殊情形。若在十二个月内未能妥善处理案件,或在该期限内需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应及时办理相应的手续以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出来

若成功获批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将可于约三日内回家休息等待后续事宜处置。

这主要基于,执法机构需在接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之日起的三个工作日内,针对申请提交审批结果。

一旦司法机构同意,适格的公安机关将会立即履行相关手续以确认释放。

取保候审制度乃为相关部门对涉案人员暂时不对其实施羁押的一种处理方式,对于案件的正常审理流程并无任何实质性影响;

即便是被判有罪之人也需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执行职责在于公安机关。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此制度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环节起重要作用。 公安、检察院、法院根据案情判断是否采取取保候审及具体期限,确保案件公正高效处理。
    2024-09-02 1214次阅读
  • 2024.09.27 1979次阅读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2024-12-20 804次阅读
  • 2024.09.18 2042次阅读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2024-12-20 941次阅读
  • 2024.08.08 1795次阅读
  • 12个月。取保候审一般是12个月结束。取保候审的最长法定期限为12个月;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不会被中断,对于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2024-12-06 1121次阅读
  • 2024.09.23 4146次阅读
  • 取保候审后,案件完结时间无固定标尺,受案情复杂度、证据收集情况及司法效率等多重因素制约。简明案件,证据确凿,或能迅速解决;反之,复杂案件则需更长时间处理,以确保公正与严谨。因此,案件完结时间依具体情况而异,难以一概而论。
    2024-09-06 1448次阅读
  • 2024.06.27 235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