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告人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告人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1 · 1736人看过
导读:诈骗犯罪立案需满足:诈骗金额≥3000元,侵害对象为公私财物权利,犯罪者使用欺诈手段获取财物,犯罪主体为一般公众,犯罪者需有非法占有意图。依据法律,诈骗金额不同,刑罚和罚金各异。诈骗罪构成要素包括:施害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犯罪主体为年满16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者需有故意非法占有目的。被诈骗财物用途不影响罪名成立。
告人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一、告人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关于诈骗犯罪的立案所需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需判断诈骗金额是否达到了法定标准3000元,符合这个条件便可启动立案程序

其次,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得出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如下几点:

(1)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公私财物的权利;

(2)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运用欺诈手法来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

(3)犯罪的实施者应属于一般的公众;

(4)从犯罪人主观心理方面来看,犯罪嫌疑人必须拥有明确的故意心态,同时还必须具备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意图。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规定,当诈骗金额大于等于3千元,小于等于1万元时,将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且会对犯罪分子进行相应的罚金惩罚;若诈骗金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犯罪嫌犯将会面临更重的刑罚–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而若是诈骗金额高达五十万元甚至更高,那么犯罪嫌犯将会面临最高长达十年以上的徒刑或是无期徒刑,同时可能被课以罚金或没收全体财富。除此之外,法律界还专门制定了关于诈骗罪确定构成要素的相关条款:

(1)本罪的施害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若采用欺骗手段骗取超过了公私财务范围,以刑法另外规定的话,将依照该规定进行定罪;

(2)关于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那就是诈骗者必须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方法来获取公私财物,且数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社会成员,只要年满16岁并拥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能成为犯罪的实施者;

(4)犯罪的主观心理方面要求必须是存在故意的,而且目的在于非法占据公私财物,如果无法证明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比如只是以欺诈方式收回别人长时间未偿还的借款,那么就不能被判定为诈骗犯罪。

至于被诈骗的财物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享用,还是被转移至他人手中,亦或是非法移交给集体所有,都不会影响到本罪名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告人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可以立案

揭露他人诈欺行为时,应以公开证明行为人是通过虚构事实或虚假陈述来实施欺骗的形式为主,并重点搜集此类证据资料。

而这些证据,不仅应能够证明被告者确实存在诈骗行为以及其所涉及犯罪的严重程度,更要涵盖那些能够证明被告者不构成犯罪、罪行较轻、甚至有可能获得从轻、减轻或完全免除刑事责任的各种事实素材。

同时还需注意,所有提供的证据都需经过严谨的查证确认无误后,方能被认定为确实合法且有效的定罪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