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工资欠条是否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工资欠条是否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1 · 1723人看过
导读: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工资欠条是否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一、工资欠条是否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不需要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

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第二条

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第四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二、工资欠条是民事诉讼

对于拖欠工资的欠条事件,此乃是一种常见的民事诉讼案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民事诉讼的主要职责包括保护各方当事人充分享有其诉讼的法定权利、深入探究案件事实真相、区分被告有无过错责任、精准运用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及时审结各类民事诉讼案件,最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并确认诸位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多个方面。换言之,拖欠工资的欠条争议恰恰就属于这众多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中的一环,各当事人均可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提出诉讼申请,以期通过司法途径确认其享有的工资债权及其相应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若劳动者以雇主所开具的工资欠条作为唯一的证据,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诉讼请求仅限于要求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而并未涉及其与雇佣方之间的任何其他劳动关系争议,则该案件将被视为单纯的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并按照普通民事纠纷的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决。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458次阅读
  • 劳动仲裁经过以下程序: 1、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 2、宣读仲裁庭纪律。 3、宣布开庭。 4、对当事人身份进行核对。 5、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6、申诉与答辩。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7、调查与质证。 8、辩论。 9、仲裁庭调解与裁决。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2024-12-10 1440次阅读
  • 2024.03.04 1643次阅读
  • 436次阅读
  • 劳动仲裁经过以下程序: 1、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 2、宣读仲裁庭纪律。 3、宣布开庭。 4、对当事人身份进行核对。 5、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6、申诉与答辩。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7、调查与质证。 8、辩论。 9、仲裁庭调解与裁决。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2024-12-10 1045次阅读
  • 2024.03.03 1585次阅读
  • 1028次阅读
  • 1、仲裁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3、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
    2024-12-10 1383次阅读
  • 2024.09.07 2113次阅读
  • 4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